后車兩閃大燈,前車放心并道,三閃“蹦燈”示謝
后車晃上兩下大燈,準備并道的前車心領神會,迅速完成并線——昨天(18日),交管部門發布首個官方汽車燈語,方便司機在行車過程中文明交流。今后,交管部門還將陸續推出規范的行車燈語。
前車準備并道,司機打了轉向燈。“啪啪”,后車司機閃了兩下大燈并降低車速。前車司機放心地輕踩油門,加速并道。這一次車與車之間的交流,用交管部門倡導的燈語完成。“這就是我們推出的第一種燈語,叫大燈閃兩閃,并道您先行。”交警提示,并道成功后,前車應閃動三次雙閃燈,以示感謝。
其實,此前民間的汽車燈語有很多,都是駕駛員在長期上路實踐的過程中形成的,不屬于統一強制規定。東方時尚駕校的一位教練告訴記者,汽車燈語最早只有大貨車司機們使用,逐漸約定俗成,許多小轎車駕駛員也開始“說”燈語,方便行車時交流。
然而,由于從未統一規范,汽車燈語的版本較多,意思也不完全相同,有時會造成不必要的誤會。比如,在有些地方,三下遠光燈表示“對不起”、“不客氣”等意思;但在另外一些地方,三下遠光燈則是在提示被晃車輛車門沒關嚴,或是車胎虧氣。
另外,不是所有場合都適合用燈語來交流,太過突然的燈語,可能讓司機感到不適。比如在高速路上,夜晚貿然用燈語,可能會影響其他車輛行駛,造成危險。
此次由交管部門推出統一的汽車燈語,是為了更好地規范燈語的使用,提倡文明行車。交管部門昨天透露,文明交通燈語已在東城區開始試點,年內在東城區的社會單位、社區、街道全面推廣。如果試點效果良好,交管部門將考慮把燈語納入駕校的交通安全課程中,在全市推廣。
首批推出的行車燈語用于并道這種最常見的交通行為,對此,一線執勤交警解釋,大部分追尾、剮蹭事故都發生在車輛并道過程中。通過文明燈語,兩車之間會形成交流,達到禮讓的效果。“有時前車想并道,但覺得后車速度較快,不敢并。而后車其實已經剎車減速了,但看前車一直猶豫,于是又加速。這樣一來二去,不僅容易發生交通事故,也影響了道路的通行率。”東城區一位交警告訴記者。
這位交警提醒司機,并道一定要提前示意,“有時司機就是斗口氣,如果你打了轉向燈,或是伸出手向后車示意一下,大部分后車都會禮讓。”
但交管部門強調,燈語只是倡導,并不是法規的強制要求。
據了解,因為燈光使用不當發生的交通事故在郊區道路及高速路比較普遍,尤其是兩車交會時不關閉遠光燈的問題比較嚴重。據調查,在機場輔路、城鄉結合部道路、郊區道路等較為偏遠的路段,會車不變燈的車輛比例高達30%。交管部門表示,對上述情況將加強執法。
新聞鏈接
民間常用燈語匯集
提醒前車行車(綠燈亮起時,一些車輛仍未啟動):一下遠光
會車時提醒對面車輛將遠光切換成近光:兩下遠光
對不起:三下雙閃或三下遠光
沒關系:三下遠光
謝謝你:三下雙閃或三下遠光
不客氣:三下遠光
請注意您的行為:長按遠光三秒
緊急求助:三下遠光、三下雙閃
車有問題,請停車檢查:一聲鳴笛、三下遠光
我有急事,請讓一讓:一聲鳴笛、一下遠光
祝福你:兩聲鳴笛、兩下遠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