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監測 > 正文

北京部分高校體育場館拒向公眾免費開放

2012-05-02  來源:工人日報
[字體: ]

  根據規劃,到2015年,北京市人均體育場館面積要從現有的1.92平方米提高到2.1平方米。但據記者了解,在京的近90所高等院校,相當多數拒絕對公眾開放其體育場館,其中不乏奧運期間在高校修建的場館,僅有幾所對市民開放的,也收費不菲。

    住所與北京某高校一街之隔的鄭先生,每次看到對面兩座嶄新的體育館時,心中頗有不平。場館是高校的奧運場館,對市民收費不菲,而周邊體育設施少之又少。他有些不服氣:國家修的場館,百姓為何不能免費用?

    記者來到鄭先生所說的高校,“2008北京奧運”的標志還貼在場館入口處。工作人員拿出價格表,每種項目明碼標價,比如羽毛球,白天一小時為40元,晚間為60元,節假日上漲10元。記者走訪了其它幾家擁有奧運場館的高校,發現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北京工業大學等高校的體育場館均未對外免費開放。

    相關人士告訴記者,由于北京寸土寸金,除高校體育場所外,部分區縣鮮有具備400米跑道的運動場,市民們跑步經常要“到馬路邊跑”。而部分的高校坐擁標準化運動場,卻拒絕對外開放。一方面高校對市民關閉大門,另一方面小區里的健身設備人滿為患,居民鍛煉無處可去。有市民質疑:公立高校是國家撥款,其場館建設費用也是財政出資,土地屬劃撥,占用如此多的公共資源,理應給百姓“分杯羹”。

    面對市民質疑,高校有關負責人頗顯無奈。北京工業大學場館管理中心副主任任啟財告訴記者,高校體育場館在平衡學校正常體育教學比賽與居民使用時間、場館運營成本和收費標準之間存在諸多難以調和的矛盾,免費對外開放無法做到。

    他以北工大奧林匹克體育館為例,每周要對在校師生免費開放兩天的乒乓球、三天的羽毛球,還要滿足學校的教學訓練,承接校外比賽活動,這就壓縮了場館對外開放的空間。另外維護成本高昂,去年維護費用為500多萬元,而有償對外開放的收入無力支付成本,還需學校支持。

    任啟財表示,場館若免費開放,外來人員大量涌入將使維護成本大增,正常教學也難保證。對此,中央民族大學更有同感:該校露天籃球場長期免費對外開放,校外人員一到下午就大量涌入,學校教學只能在擁擠的操場上進行,學生意見很大,而校外人員為圖省事,從護網往里鉆,護網變得千瘡百孔,每年的修理成本激增。對此,全國政協委員何偉曾表示,國家應給予高校體育場所維護、保養等費用的補助,以降低百姓健身成本。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