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監測 > 正文

北京通州發現大量古墓 幾乎均有人體骨架

2012-06-16  來源:京華時報
[字體: ]

工作人員正對古墓進行發掘。

    近日,通州區臺湖鎮次二村一處被征的土地內,出現大量古墓群。通州文物管理所鄭所長表示,該地塊為被征地,準備上市,相關單位已委托北京市文物研究所進行文物勘探。

    幾乎每墓均有人體骨架

    昨天(14日),通州臺湖鎮次二村的村民王先生稱,半個多月以來,一支考古隊在村中四處發掘,挖出大量古墓,幾乎每個墓都有人體骨架。

    發掘地點分布在通馬路附近的玉米地和荒地中。挖出來的墓葬區,大大小小有七八處。村民說,這些地是村里的集體地,數年前被征地開發。

    昨天下午4點半,次二村的一片玉米地中,警戒線圈起一處墓群。20多名工人在現場工作,有的鏟土,有的推車。一名工人拿著洛陽鏟,來回在土層鉆眼,并查看翻出來的土壤顏色。這片墓群不足200平米,卻分布20多個墓穴,其中一個墓坑還立著石碑,F場發掘痕跡齊整,發掘區低于地面約40厘米,墓穴中的棺木深淺不一,有的為1米多深,有的深達2米。挖出來的棺木多已腐朽,人體骨架暴露在空氣中,結構基本完整。

    墓坑已被遮蔽

    玉米地挖掘現場,一名中年女子坐在墓坑旁的小凳上,一邊拿筆繪圖記錄,一邊指揮墓坑中的男子進行測量,F場圍觀的村民猜測,這些墓群至少有150多年,“沒有聽說祖上誰埋在這兒。”緊鄰通馬路的另一墓葬區,挖出來的墓坑均被塑料布覆蓋,一名工人在此看守。該處除了離地面較淺的棺木結構小型墓坑,還有較深的磚石結構大型墓坑,墓坑中心區與傾斜的墓道相接。

    現場一名知情者介紹,負責考古的是北京文物研究所,請的是河南考古隊的技工,干活的土工則來自陜西。該處的挖掘已有10多天,挖出的一些陶罐、瓷器均被帶走。他透露,磚石結構的是漢墓,離地面淺的是明墓。

    據通州文物管理所鄭所長介紹,臺湖鎮次二村的發掘地塊為被征地,即將上市,相關單位已委托北京市文物研究所事先進行文物勘探。對于次二村的文物發掘情況,鄭所長稱他并不掌握。據他介紹,通州的建制可追溯到漢代,地下文物資源較豐富,前些年也發掘出多處漢墓。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