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監測 > 正文

住不起的經適房:蘭州孫家臺經適房變大變貴

2012-09-05  來源:新華社
[字體: ]

圖片說明:8月31日,在只有5平方米的租住小屋內,蘭州孫家臺經適房購房群眾方治群在介紹他的購房遭遇。

 最近,蘭州市100多名經濟適用房配售對象迎來了開發商交房時刻,但與其他保障房住戶入住新居時的喜悅不同,他們卻遭遇了“鬧心事”:每套房屋的面積被開發商“增大”了10多平方米,售價也上漲了10%以上。

一些業主不得不在網上呼喊,一套房屋漲價十余萬,他們無力負擔,“變大變貴”的經適房讓他們住不起。

經適房“變大變貴” 網友直言“住不起”

近日,多位網友在蘭州市政府網站“政府領導留言板”、蘭州論壇、天涯論壇等處留言,反映蘭州孫家臺經適房面積變化、房價提高的問題。

據反映問題的網友介紹,一年半以前,蘭州市有關部門通過搖號配售孫家臺經濟適用房,獲得配售資格的居民之后每戶繳納了10萬元至15萬元不等的首付款。今年7月底現房建成,但選房者收到的卻是“交余款通知”。原因是房價不但從一年半前配售公告中每平方米3200元提高到3845元,而且同一套房屋的面積比選購時“增大”了10余平方米。

網友“半夏時光”說:“圖紙在選房現場也公布了,面積都標明了,價格在新聞媒體和各種途徑也公布了,這樣出爾反爾有失政府公信力。”

由于房屋面積前后變化較大,一位網友甚至懷疑:“面積誤差如此大,樓敢住嗎?”

而更多的網友則認為,“變大變貴”的經適房讓老百姓住不起。一位網友還根據蘭州市經適房的申請條件“家庭年收入1.2萬元以下”計算說,符合該條件的家庭要30多年不吃不喝,才能買得起這套房子。

每套房漲價10多萬 建設方稱符合規定

8月31日,記者前往孫家臺小區進行調查。這是蘭州市第一個建設的大型經適房小區,所有的樓房建設都已經完工。許多購房群眾向記者反映,給他們配售的經適房,每套價格上漲了10多萬元。

這些購房群眾手拿著的《蘭州市經濟適用住房準購證》、《蘭州市配售經濟適用住房繳款通知單》等資料顯示,他們在繳首付款時,選購的房屋面積有80.26平方米、93.32平方米等多個戶型,可開發商催繳余款時,面積都增大了10余個平方米,需多繳納10多萬元的房款。

購房群眾馬潤霞、朱炳玉等人介紹,他們起初選的戶型都是93.32平方米,可繳納余款即將入住時,面積卻變成了105.16平方米,單位面積價格也從繳首付時的3200元/平方米,增加了到了3845元,這讓他們非常吃驚。

開發商發給他們的《蘭州市配售經濟適用住房繳款通知單》顯示,他們的這一戶型面積為105.16平方米,準購內面積單價3845元/平方米,超出準購面積單價4999元/平方米。

馬潤霞、朱炳玉說,這一變化,致使他們選的房屋總價從29.9萬元上漲至42.2萬元。“我們本身就是收入不高,當初選房時也是按照自己最大限度的經濟承受能力選擇的,現在一下子漲價10多萬元,我們根本無力負擔。”

蘭州孫家臺經適房開發商蘭州城投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接受“中國網事”記者采訪時表示,這些經適房的面積和售價確實前后有變,并回應稱,蘭州市2010年經濟適用房配售公告明確提出房屋面積和價格最終以政府相關部門核定的面積和價格為準。起初的面積和售價都是公司自行暫定的。

蘭州城投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王軍軍說:“在收取經適房首付款時,由于房屋尚未竣工,沒有進行面積測算面積,最終面積以房地產局測繪中心的測繪面積為準。”而對于房屋面積上調的根本原因,他認為是當時公布的面積是圖紙面積,公共配套物的公攤面積未計入等原因才造成前后面積不一致。

王軍軍說,他們將房價上調,主要依據是施工過程中建筑安裝成本上漲帶來的,但也只是一個暫定的價格,最后應該以當地物價部門核定的價格為準。目前,這些經濟適用房的價格還未得到核定批準。

王軍軍同時強調,孫家臺經適房面積和房價出現前后變化,都符合相關規定,他們正在抓緊辦理相關手續,力爭早日使具備條件的住戶全部順利入住。

讓老百姓住不起 保障房就失去了意義

專家認為,國家建經濟適用房的宗旨就是要讓中低收入的老百姓“住有所居”,而蘭州市孫家臺小區的經濟適用房卻讓老百姓“住不起”,變了味,走了樣,讓老百姓住不起的保障房就失去其本身意義。

在采訪過程中,記者走進了其中一位購房群眾方治群的臨時住所。這是一間5平方米的簡易平房,是方治群每月花200多元租來的,他和妻子、女兒一家三口擠在這里已經很長時間,前一夜蘭州降大雨,房屋四處漏水,方治平用臉盆盛了一夜。

“2008年我把自己40多平方米的房屋賣掉,就是等著這套經濟適用房,但是沒想到,等了4年了,還是沒辦法住上。”方治群說,國家建設經濟適用房是惠民的好政策,他有幸搖上了號,但是沒想到卻“住不起”,再怎么想辦法,他每月1000元的收入也繳不起40多萬元的房款。

從事房地產研究的蘭州商學院教師賀燕認為,一些經濟適用房顯然“既不經濟也不適用”,不經濟是單位面積價格不符合所保障人群的承受能力,不適用是面積太大或相關配套設施不健全、增加了保障房使用者的負擔。

甘肅省委黨校經濟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李含琳教授認為,孫家臺經濟適用房出現的問題,一定程度上是由資金、土地等原因導致開發建設周期過長造成的,政府和開發商在解決經適房“住不起”的問題方面要承擔更大的責任。同時,要反思保障房建設中周期過長、無購房合同等制度性缺陷,從而根本上保障中低收入群體住房需求。

記者了解到,針對經適房申購者的強烈呼聲,蘭州市相關部門已經叫停孫家臺經適房入住手續的辦理,并責成開發商盡快向當地物價部門上報審核房屋價格,并由相關部門協商解決群眾貸款事宜,以解決購房者“住不起”的問題。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