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救
自發鏟雪前進
風仍呼嘯,雪仍在下,司機們發覺,等待已不是辦法,他們開始抄起駕駛室的自備鐵鍬,自發鏟雪。
事實上,陳興亮他們從前晚7點就鏟過雪,一直鏟到夜里凌晨時分,但只鏟了不過幾米遠,后來就放棄了。
鏟得最遠的貨車司機是王景,32歲的他為了給自己的貨車開道,花了一下午的工夫,鏟雪約1公里。
但他沮喪地發現,他的卡車費盡千辛萬苦開出1公里之后,由于道路沒撒融雪劑,前方凍結的冰面,已讓他力不從心了。
人多力量大,在鏟雪的過程中,幾輛貨車互不認識的司機聚集到一起,一同鏟雪開路。
“我們加的都是0號柴油,并不防凍,0℃以下的溫度很容易讓油凍住,油一旦凍住,車就別想開動了。”陳興亮說。
司機們不得不每隔20分鐘,就發動一次自己的貨車。
但再怎么努力的自救,陳興亮的頭車,始終開不過那個30度的坡。頭車走不了,后面所有的車都只能癱瘓。
“我已經在這里停了20個小時。只要我能過這個坡,后面就能動。”昨天下午3點,陳興亮開始抱怨。
他說,只有鏟雪車和融雪劑才能幫助他,“但是它們在哪兒呢?”
援兵
鏟雪車破冰
昨天下午4點30分,雪還在下,路面已經結冰,司機們的心開始下沉。
就在這個時候,在延慶縣井莊鎮北地村,終于響起了轟隆隆的鏟雪車聲,鏟雪車后,跟著一輛北京養護集團的撒融雪劑的車,這里距離山京溝隧道兩公里左右。
鏟雪車向山京溝隧道進發,效率驚人,路面上的雪大部分被整齊地推到了路邊,剩余的雪塊頑固地盤踞在路面上,鏟雪車后撒融雪劑的車迅速跟進,一鐵鍬一鐵鍬的融雪劑撒在冰塊上,不到半小時,這個救援隊伍就鏟到了陳興亮的貨車前。
司機甩著被煤黑和油污弄得鳥窩似的頭發,爆發出一陣歡呼。但他們很快又高興不起來,因為路面上的雪已徹底結成冰,再加上路面上停滿犬牙交錯狀的車輛,鏟雪車被迫收工。
天已黑,北京養護集團的工人下車,在夜幕中和民警一道參與鐵鍬鏟雪。司機們也加入鏟雪隊伍。
5點40分,陳興亮發動了車,停滯22個多小時后,司機們重新踏上回家的路。
4.司機和群眾被疏散。
5.武警帶路。
武警官兵雪夜馳援
交管部門也在上午對京藏高速南口以北進行了臨時封閉措施,同時在西關環島禁止大型車駛入高速路主路。一場大營救從清晨開始,武警和路政、首發集團、交管局、延慶縣政府的工作人員,陸續趕到京藏高速堵車最嚴重的59公里處。
下午3點,救災指揮部決定,將被困車輛中的人員全部疏散到延慶縣安置。武警隊伍的大巴車集結在京藏高速出京八達嶺隧道內,前方接到命令的武警官兵迅速疏導車上人員徒步向西北方向進發。雪還沒有停的意思,2000多名被困群眾在武警官兵的幫助下,艱難地向八達嶺隧道集結。
一路都是上坡,一路風雪凜冽,胡海的老伴裹著武警戰士小可的大衣,艱難地向隧道走來,老人已經凍透,渾身不停哆嗦。
小可看到記者的車停在路邊,怯怯地問“我這里有幾個老人凍得不行了,能在您車里暖和一會嗎,就20分鐘,大車就來了。”在他們之前已經有6輛武警的大巴車將部分被困人員送往延慶縣,剩下的幾百人得等返回的車輛。
晚上6點半,天已經黑下來,小可跑過來低聲地告訴我“送人的大車被堵在半路了,不會來了。”這名列兵眼神里透著焦急。
無法上車的人們聽到沒有大車的消息,騷動起來,武警官兵只能用人墻把人群分隔開。
晚上7點,八達嶺特區辦的樓里迎來了被困了一天一夜的司機和乘客。
【距離】
4公里 161名乘客
前日上午,延慶地區下起小雨,下午四點雪花飄至,可很少有人想到,這場雪像厚棉被,蓋住了延慶。
京藏高速上,從居庸關至水關長城路段,約有8.2公里。
前晚9點多,由于積雪過深,高速擁堵斷路。當時從德勝門前往八達嶺的919、880兩條線路,有13輛運營車堵在高速路居庸關至水關長城路段無法駛出,161名乘客被困車上。
增援公交車半路趴窩
八方達延慶分公司通過車輛GPS和智能調度系統發現這一情況后,立即啟動救援工作,派出20余名管理人員及40余名司售前往事發路段接乘客。
八方達延慶分公司辦公室主任喬文輝說,路面積雪太深,到半夜12點時才行駛到西撥子路段。可兩輛增援的公交車卻深陷積雪中,怎么也挪不動地方了。
此時距離乘客被困路段還有4公里,距離救援目的地最后的4公里。
幾十名救援人員只能拿著車上帶著的工具下車鏟雪。路上積雪沒過膝蓋,風雪正大,直往衣服里鉆,吹得人睜不開眼,掉到頭發上就化了,搭在額頭前的頭發都結著細冰溜。鏟完了雪,風又卷回來了。
“最后手腳都沒知覺了,”喬文輝說,在延慶住了這么久,也沒見過這么大的雪。
昨日凌晨三點,延慶分公司又緊急調出3輛公交車參加救援,但風雪太大,十幾公里的路走了4個多小時。
乘客被轉移至附近軍營
還是這關鍵的4公里,距離救援目的地最后的4公里,公交車上不去。
兩部四驅越野車上陣,前往乘客被困路段轉移滯留乘客。
“強力戰車”派上了用場,雖然每輛車除了司機,只有4個座位。
至昨早7點,兩部越野車一趟趟輾轉于這4公里之間,共往返30余次,轉移出乘客124人。喬文輝說,最后離開的是乘務員,她們始終在疏導、組織乘客有序乘車,而司機依然值守在被堵車上。
為安置乘客,延慶分公司找到延慶縣政府,縣應急辦立即聯系了西撥子附近的部隊軍營,供乘客休息。
昨天早上7點,先期加派的3輛公交車先后趕到,將轉移出的124名乘客安全送往目的地。
與此同時,延慶分公司安排南口車隊管理人員,給還在車上滯留的37名乘客送去了熱水和方便面。37人吃過早飯后,分公司開展第二次營救,將37名乘客全部轉移,由加派的救援車送至目的地。
直至昨日晚8時許,161名乘客全部送至目的地,而13輛滯留公交車仍在原地,根據救援現場指揮,18名司乘人員跟隨救援車返回,至此,23小時的通宵救援完成。
11月4日,110國道延慶段,一大貨司機焦急地探頭張望。4日凌晨及白天延慶普降大雪,致使眾多車輛被困。
京藏高速八達嶺路段,武警北京總隊派出車輛將受困人員轉移。
昨日,被困者在八達嶺隧道內集合,準備轉移。
■ 特寫
得知快要下大雪的消息后,陳興亮踩油門的腳更低了一些。
鋪天蓋地的雪,還是走到了他們前頭。
前晚7點多,他停在了距山京溝隧道500米遠的位置,地上的雪有大半個指頭深。
12個小時后,他眼睜睜看著自己的重卡車輪,被雪埋過了10厘米、20厘米。
被困
司機的雪夜
前晚,陳興亮和同伴武永軍戴著黑色帽子,蜷縮在解放牌重卡的駕駛室里,整夜的煎熬。郵箱里的油有限,雖然車有暖風,“但油壓根兒就不是干這個的”。
駕駛室里有一個薄被子,平時是他倆行車中輪流休息的鋪蓋,這次,窗外的風越大,他們越把薄被裹得緊一些。
倆人挨了一夜,水米未進。昨天早晨,天剛剛亮,他們就開始盼著鏟雪車和撒融雪劑的車。
鏟雪車和撒融雪劑的車果真在昨晨出現,轟隆隆的,這聲音,讓在高速上過夜的司機們心里熱乎乎的,他們以為能回家了,但路面濕滑,余雪未清,他們期待再鏟一遍雪,或再撒一遍融雪劑。可惜再沒聽見那隆隆聲。
車流也有移動的機會,昨天下午3點,“大解放”向前挺進了200米,但風吹起浮雪,呼嘯著填滿了陳興亮的前擋風玻璃,陳興亮的運煤車車輪打滑。
他徹底不敢動了。
陳興亮和武永軍最擔心的是,天氣寒冷,如果夜里路面再結冰,車輪打滑,根本爬不上坡。
等待
泡面的幸福
陳興亮的頭車之后,是綿延20余公里的漫長堵車。遠望,車流宛如一條盤旋于山間的黑蛇。
黑蛇的尾巴,沿110國道一路向南,延伸到昌平區的西關環島。其中,堵車最為嚴重的一段是從頭車所在的山京溝隧道到從馬連灘,近10公里。在這段距離里,雙向車道均已堵死,再欲往前,只能下車步行。
45歲的陳潔快哭了,在她的卡車上,22只奶牛哞哞直叫。
這些奶牛來自河北省張北縣草原,她要將這些奶牛運往昌平。陳潔說,牛已餓了2天2夜,如再耽誤一天,這些牛不是被餓死,就是被凍死。
“死一頭,我們要賠4000元,22頭就是近9萬,我們根本賠不起。”
道路兩邊村落很少,更別提食雜店或飯店,司機們饑寒交迫。相比于在白天有武警救援的京藏高速,這條110國道似乎被人遺忘。
昨天中午,武永軍裹著藍色大衣,徒步走到6公里外的井莊鎮北地村,終于買到一個暖壺和一壺熱水,還有一大塑料袋零食。
5級的大風,降臨在這個下午的3點鐘。山上的雪被卷到路上,看不清前方的路。他們不知道頭車距離他們還有約20公里,頭車北段的路面上,遍布冰雪。
昨天中午開始,110國道附近的村民,肩扛手提或開著三輪車,往國道運泡面和開水。
“我是果莊村的,早上9點就出門了。”昨天下午1點,提著3瓶開水和一麻袋泡面的老劉出現在110國道上。
一碗面加開水,售價10元。被風雪圍困了20來個小時的司機們沒人嫌貴,“人家跑這么遠,踩著二三十厘米深的雪,能運過來就不錯了,這時候一碗泡面最幸福。”
1.冰柱長達數十厘米。
2.數百輛車被困。
3.武警通知貨車司機轉移。
前晚7時,近兩千人被困在八達嶺高速出京居庸關到水關長城段。幾乎是同一時間,110國道昌平區和延慶縣交界處,至少1000輛車誤在風雪里。
晚上10點,被困在八達嶺高速的人們看到了希望,救援人員找到了求助的大巴車,“999”也逆行著冒雪趕來。昨天上午7點,陸續有武警官兵徒步抵達阻塞路段。昨日晚7點,被困的司機和乘客在武警官兵的幫助下,到達八達嶺特區辦安置。
110國道上的被困者,從昨天中午開始,吃上了附近村民送來的泡面和開水。昨天下午4點30分,延慶縣井莊鎮北地村,響起了轟隆隆的鏟雪車聲。天逐漸轉黑,北京養護集團的工人下車,在夜幕中和民警一道參與鐵鍬鏟雪。昨日晚6時許,停滯22個多小時后,司機們重新踏上回家的路。
24小時內,高速上的被困者得到營救。
【時間】
武警戰士軍大衣脫給老太
前晚7時,近兩千人被困在八達嶺高速出京居庸關到水關長城段。風雪撲向車窗,大車司機李福海把車停在應急車道,打開雙閃熄了火。他跟副駕駛小孫說,用不了多長時間就能走。一個多小時過去,當他想再次啟動車輛,雨刷已經推不動前擋風的積雪了。
內蒙古的大車司機李長河頭上套了個袋子,下車撒尿。“白毛糊糊刮得站也站不穩,所有車都不動了。”就在這個時候,這段路上的司機和乘客才覺察出來,大事不妙了。
“車上老人身體不適”
胡海坐在一輛旅游大巴上,因為老伴有腎病,一夜的冰凍,老伴臉色發青,渾身抖動,一直說“扛不過今天了。”胡海急了,“110”、市應急辦、“122”……電話都打了一遍,“沒水沒吃的,車上有老人快不行了。”
前晚8點,昌平交通支隊高速路大隊接到了交管局指揮中心反饋的求助信息“京藏高速居庸關段有被困大巴車,車上人員缺水、食品。”來不及組織地方救援,高速路大隊副大隊長張立輝買了8盒方便面,帶了4暖壺水,向居庸關段進發。
警車剛拐過南口,車隊就一動不動了,他只好下車徒步往里走。大風裹挾著的雪片,加速向張立輝臉上打。他低著頭,手電僅能照到腳前的積雪,深一腳淺一腳地走。
晚上10點,他找到了求助的這輛大巴車。將一暖壺水和方便面分給車上乘客。胡海和老伴被困3個小時后,第一次喝上了熱水。車上年輕的乘客,把不多的熱水都留給老人和孩子。
“999”也逆行冒著雪趕到了被困大巴車這里,醫護人員上車為胡海的老伴量了血壓,詢問了他們的身體狀況。交警又帶了一些方便面和熱水。
大巴車迎接陌生人取暖
馬師傅開了個農用車運送家具,但車里沒有空調,取暖成了最大的問題。12點了,他蜷縮在駕駛座,把車里能披在身上取暖的都披上,保護家具的塑料紙,也用來裹腿。
就在絕望之際,他試著走向一輛邯鄲到張家口的大巴車試圖進車取暖,沒想到,大巴車司機毫不猶豫就打開車門迎進了他,后來又有多名沒有空調的大車司機走上這輛溫暖的大巴車。
昨天上午7點,陸續有武警官兵徒步抵達阻塞路段。胡海回憶到這段眼眶濕潤,看到當兵的來了,整條路上被困了一夜的人都覺得看到了出去的希望。武警官兵挨車詢問情況,同時揮鍬人力清理路面積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