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車軟件被指觸碰壟斷利益區 嘀嘀補貼短期內不會停
快的、嘀嘀兩打車軟件最近都下調了打車補貼,不少媒體分析認為,這是雙方補貼大戰“熄火”的前奏。不過,昨日嘀嘀打車聯合創始人吳睿做客中新網視頻訪談時稱,補貼還有好幾期,暫不會停止。
打車軟件因為強力的補貼而受到了人們的關注,包括地方政府在內。為規范市場,有地方政府陸續出臺了一些規定,有業內人士指出,這些規定釋放 出打車軟件最終或被招安的信號。DCCI互聯網研究院院長稱:“地方政府出臺規定是因為打車軟件觸碰到了出租車市場這個壟斷利益區,但是如果打車軟件真被 完全‘封殺’,那么這會打擊到年輕人創業的積極性,而這種打擊遠遠不能用經濟利益來衡量。”
吳睿:補貼短期內不會停止 不打敗“路邊打車”不罷休
最近,快的打車和嘀嘀打車補貼都下調了,不少媒體分析,雙方補貼大戰已接近尾聲,不久雙方或就會完全停止補貼。不過,昨日吳睿做客中新網視頻訪談時稱,嘀嘀還沒有停止補貼的計劃,而未來除了補貼還會策劃更多如“送飛機”這樣的活動來獲取用戶。
吳睿稱,“是否會補貼主要看市場用戶的需求度,不過現在已經是第四期了,馬上還有第五期、第六期,會有更多的出來。”
但是,吳睿同時表示,補貼也不是無限持續下去。“當用戶習慣養成后,即便停止補貼,用戶依然會使用打車軟件,不過停止補貼暫時沒有確切時間點,會依據市場變化而定。”吳睿說道。
“補貼是為了獲取用戶,但是獲取用戶也不是最終目的,我們的目的是打敗‘路邊打車’,其實也就是改變用戶的打車習慣,不打敗‘路邊打車’嘀嘀打車就不算成功。”吳睿說道。
要實現這個目的并不容易,未來嘀嘀或還有很多“仗”要打。吳睿表示,除了堤防對手,現在主要是完善自己的生態鏈。“現在不考慮盈利的事情,只要用戶規模達到一定的體量后,不愁盈利。”吳睿說道。
業內人士:打車軟件接受招安就意味著死
在眾多的“仗”中,最關鍵的或為地方政府對打車軟件的態度了,有媒體通過分析最近地方政府出臺的一些規定稱,不排除地方政府對打車軟件還有新政策出臺,接受招安或是打車軟件的最終命運。
劉興亮昨日做客中新網視頻訪談時說:“這個可能性很大,一些相繼出臺的政策也正在釋放這個信號。”
劉興亮認為,目前對于打車軟件來說,最怕的就是招安了,接受招安就意味著打車軟件這個行業基本死掉了。
不過吳睿持樂觀的態度,吳睿稱,傳統電調平臺技術已經很落后,打車軟件是順應潮流而生,而這個潮流剛好也趕上了移動互聯網大潮,所以并不容易被攔住。
“新生事物出現,政府對其有所顧慮很正常,但是現在提倡簡政放權,市場該做的事讓市場取做,政府不要攙和了。”吳睿這樣說道。
劉興亮稱,如果打車軟件真被“封殺”,這還不僅僅是打車軟件就此死掉的事情。“這對人們心理上震撼也是很大的,以后更多年輕人創業的時候,就會戰戰兢兢,如履薄冰,這種打擊遠遠不能用經濟利益來衡量。”劉興亮說道。
打車軟件受關注被指因觸碰壟斷利益區
那么是什么原因使打車軟件不能完全參與市場競爭呢?
劉興亮認為,打車軟件受到了全社會的關注,也引起了大討論,其中核心因素在于出租車市場原來的壟斷性、封閉性沒有被打破。“打車市場是一個封閉的,壟斷的,被少數集團控制在的手的市場,而現在打車軟件觸碰了這個壟斷區,這是引起討論的關鍵。”劉興亮說道。
但是地方政府出臺政策規定時都稱,這是為了規范打車市場,如“一車禁止使用兩個打車終端”這是為了杜絕安全隱患。劉興亮稱,我并不認為一車一終端就能保證安全。
吳睿也有不同的看法,吳睿稱:“就上海早晚高峰禁止用打車軟件一事,我認為這是治標不治本,就算高峰期不用打車軟件,照樣打不到車;車是有限的,人是無限的,需求也是無限的,這政策解決不了剛性需求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