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監測 > 正文

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14連跌" 或比預期更糟

2015-05-14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體: ]

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14連跌”業內稱比預期更糟

  截圖自國家統計局官方網站

  在多項利好政策輪番出臺后,房地產市場“危”與“機”的博弈開始顯露。據統計局昨日(13日)公布的數據,一方面,前4月房地產投資增速持續下滑, 跌至6%低點,這已是該指標在去年1月以來連續第14次下調;而另一方面,商品房銷售面積和銷售額降幅收窄,市場出現回暖跡象。對此,業內人士預測,5月 隨著購房者、開發商入市節奏加快,“量價齊升”態勢有望在部分城市出現。

  房地產投資增速上演“連連跌” 降至6%低點

  昨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15年1-4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和銷售情況》,報告顯示,今年1—4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23669億元,同比增 速跌至6.0%。據中新網房產頻道梳理,這已經是該指標在去年1月開啟下降模式后的連續第14次下調。19.3%、16.8%、16.4……10.4%、 8.5%、6%,14個月中,全國房地產投資增速下滑了近七成。

  雖然早在去年便有業內預測房地產投資增速可能跌至個位數,但這一數據的公布,仍然讓不少分析人士認為“超出預期”。“現在突然掉到6%,還是觸目驚心。”經濟學者馬光遠在其微博中如此感慨。

  上海易居研究員研究員嚴躍進也向中新網房產頻道表示,1-4月6%的房地產投資增幅比預期要糟糕,這反映了目前房企對于后續市場仍保持比較猶豫的態度。

  報告中公布的房地產市場“壞消息”不僅僅是投資增速的“14連跌”。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房企拿地面積、金額雙雙同比下滑,且降幅相比前3 個月均繼續擴大。房企房屋施工面積增速也進一步回落。此外,截止4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積也比3月末增加了682萬平米,其中,住宅待售面積增加330萬平 米。

新政下樓市“危”中見“機” 商品房銷售提速

截圖自國家統計局官方網站

  截圖自國家統計局官方網站

  但統計局報告中諸多“降幅收窄”字樣,也透露出了樓市的些許回暖跡象。報告顯示,1—4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為26385萬平方米,同比下降4.8%,降幅比1—3月收窄4.4%。商品房銷售額同比降幅也有6.2%的縮小。

  “隨著多項調控政策效果逐漸顯現,房地產市場呈現出一些新的變化,商品房銷售面積和銷售額降幅收窄。”國家統計局投資司高級統計師王寶濱分析,今年前4個月,不同類型城市商品房銷售面積降幅都有所收窄,其中一線城市收窄幅度最大。

  王寶濱認為,商品房銷售市場略有回暖,一是緣于近期出臺的多項房地產新政對改善性需求的拉動,二是一線和部分二線城市政策敏感度高,市場回升明顯,三是一些房地產開發企業適時增加推盤規模,加大了促銷力度。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也分析,1—4月房地產市場數據大部分開始明顯好轉,特別是銷售情況,開發企業到位資金情況也進一步改善。數據顯示,即便是仍然攀升的庫存,面積增長也比3月減少了近四成。

市場回暖預期成主流 5月樓市有望“量價齊升”

  盡管房地產投資增速跌落至6%這一低點,商品房銷售等情況的好轉仍然讓多數業內看好后市走向。“5月份,在一線城市或部分二線城市,極有可能會出現樓市‘量價齊升’的局面。”嚴躍進說。

  嚴躍進認為,降息等金融政策的放寬,購房者入市成本在降低,加之目前房價處于止跌階段,買家心理預期改變,將加速入市節奏。而伴隨著成交量提升、庫存增幅較小,部分房企在部分城市漲價有了更多可能。

  據業內人士介紹,目前,“330新政”、降準、降息等寬松性政策所帶來的成交量,已逐漸在商品房簽約量上有所體現。中原地產各城市分公司反饋稱,近期無論帶看量還是簽約量均有明顯增加,購房者入市積極性提升。

而從全年來看,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副研究員尚教蔚認為,房地產市場關鍵指標有望在今年得到改善,充足的商品房供應,加上2014年持幣觀望者已形成了一定積累,今年住房需求釋放或略有增長,房價也有望持平或高于去年。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