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新聞 > 正文

西藏向天地風要能源

2005-05-01  來源:中國環境報
[字體: ]

在全世界為能源短缺發愁的今天,油氣煤炭資源有限的西藏,正積極開發利用大自然慷慨賦予的可再生能源


  在西藏當雄縣納木錯鄉政府所在地,公路兩旁造型別致的路燈格外引人注目。每個路燈的桿頂上,都有一塊長方形的平板。記者一打聽才知道,這是太陽能供電的新式路燈。這只是西藏向天、地、風要能源的一個例子。
  聚攏“天火”
  據測算,西藏的太陽能年總輻射量達140~200千卡/平方厘米,是我國東部沿海地區的一倍以上。拉薩就有“日光城”的美稱。
  西藏自治區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就開展了太陽能技術研究和推廣工作。自治區發改委交通能源處的趙帥告訴記者,目前西藏是我國建設集中型太陽能光伏電站最多的地區,共建有縣級和鄉級光伏電站近400座,總容量8000千瓦。西藏有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太陽能光伏電站———雙湖北措鄉15千瓦電站(海拔5600米);目前國內最大的太陽能光伏電站———那曲安多縣100千瓦電站;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風/光互補電站———安多縣崗尼鄉16千瓦電站(海拔5200米)。
  如今,西藏太陽能的熱利用技術已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全區已累計推廣太陽能灶10萬余臺,建設被動式太陽能房、陽光溫室等太陽能供熱面積12萬平方米,還建了太陽能游泳池1座。最近,自治區科委能源研究所把自己800平方米的3層辦公樓用來開展太陽能供暖供熱整體試驗。副所長王海江告訴記者,樓頂上新安裝的152平方米的集熱管試運行效果不錯,冬天能往房間送熱風,可以滿足整棟樓的采暖。
  采集地熱
  西藏地熱資源豐富,境內已發現溫泉、沸泉等各種類型的地熱顯示區666處。依據初步調查的350余處地熱顯示點的熱流量估計,其熱能每年約可折合300萬噸標準煤所釋放的熱量。
  通過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和意大利等國政府的合作,西藏對羊八井和那曲地熱資源進行了頗有成效的勘探、開發和利用。現在西藏全區已建成3座地熱電站,總裝機容量近3萬千瓦。其中著名的羊八井地熱電站裝機容量達到2.4萬千瓦,是我國最大的地熱電站。
  目前西藏所有的縣均已發現有地熱顯示點,比較集中的分布地區是藏東、阿里地區和雅魯藏布江谷地。除發電外,西藏還積極推廣地熱資源在住房取暖、蔬菜溫室、醫療、畜產品加工等方面的應用。
  “捉住”大風
  在西藏偏遠的農牧區,人們經?梢钥吹疆數鼐用竦姆壳拔莺笸α⒅L車,飛轉的葉片在呼嘯的大風中給主人帶來光明和溫暖。雖然一臺風力發電機的功率不大,但完全可以滿足農牧民一家人照明和看電視的需求,許多農牧民家庭由此告別了燒牛糞、與外界隔絕的生活。
  西藏年平均大風(大于8級或大于17米/秒)日數達到100~150天,最多可達200天,且持續時間長。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西藏那曲、日喀則、山南、阿里等地區先后引進了各種類型的風力發電機,建成了一批風力發電示范鄉、村,使風能和太陽能一起為雪域高原“光明工程”“送電到鄉”和正在推進的“村村通電”工程立下汗馬功勞。
  為進一步加強風電的利用,西藏目前正在組織開展全區風力資源的評估工作,在那曲地區安裝了測風塔,專門收集風資源數據,為大型風力電站的建設和風電并網在西藏的應用提供依據。
  “西部生態環境脆弱,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大有可為!鼻安痪脛側サ聡、荷蘭考察過新能源的西藏自治區發改委副主任格桑次仁對記者說,“光一個西藏的太陽能和風能資源就遠遠超過德國、荷蘭。我們已經和中科院就共同推進西藏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進行了磋商,科技部和國家發改委也非常重視和支持。我相信,通過選擇具有市場前景的成熟技術和產品作為產業發展的重點,通過制訂合理的發展目標和符合市場規律的產業政策,就一定能夠實現西藏可再生能源的產業化,促進西藏社會經濟持續發展和環境保護水平的進一步提高。”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