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結社會各界 推進環保事業
---在中華環保聯合會成立大會暨首屆環境與發展中國論壇主題峰會上的致辭
尊敬的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
上午好!四月的北京,春光明媚。今天,中華環保聯合會正式成立,首屆環境與發展中國論壇隆重開幕,表明我國環保事業充滿生機與活力。今天,又值“世界地球日”,是全球可持續發展事業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在此,我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向中華環保聯合會的成立表示熱烈的祝賀,向參加本次會議的海內外來賓表示熱烈的歡迎,向長期以來關心和支持中國環保事業發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誠摯的問候!
環境保護是一項利在當代、功在千秋、造福人類的崇高事業,也是我們共同的責任。中國政府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始終把環境保護放在十分重要的戰略位置。改革開放20多年來,隨著綜合國力的提高,我國環保工作不斷取得新的進展。全社會環保投入明顯增加,政府環保監督和執法力度不斷加大,國民環保意識逐步增強。近幾年來,重點流域區域污染防治深入推進,環境專項整治行動持續開展,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重點工程繼續實施。經過不懈的努力,全國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增長的趨勢初步得到控制,部分地區環境質量明顯改善,有力地支持了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跨入新世紀,我國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階段,對環保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隨著工業化、城鎮化進程的加快,資源環境的壓力將進一步加大。繼續沿用傳統的經濟增長方式,不僅資源供給難以為繼,生態環境也不堪重負。在新的形勢下,實現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社會不斷進步,必須牢固樹立和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促進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堅持一手抓經濟建設、一手抓環境保護,正確處理近期利益與長遠利益、局部利益與全局利益、發展需要與現實可能之間的關系,努力走出一條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各位來賓!
環保工作責任重大。完成好這一光榮任務,是國家的重托、人民的期望,也是時代的要求、歷史的考驗。全面推進環境保護事業,需要全體人民的廣泛參與,需要社會各界的鼎力支持。中華環保聯合會作為保護環境的重要社會團體,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深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充分發揮協助政府、服務人民的組織優勢,為保護環境、改善生態做出你們的貢獻。為此,提出幾點希望和要求。
一是要為政府當好參謀助手。中華環保聯合會匯集了一批多學科、高層次、高水平的專家和人才,他們長期關注環境與發展問題,具有較強的研究能力和較高的政策水平。要充分發揮聯合會的人才優勢,加強環境與發展重大問題的調查研究,為政府決策提供更多針對性強、切實可行的建議,為社會公眾提供更好的環境咨詢服務。
二是要發揮好橋梁和紐帶的作用。積極宣傳國家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善于做好群眾工作,增強公眾信心,凝結社會力量,共同改善生態環境,在政府和社會之間搭起一座橋梁。以保護人民身體健康為目標,組織好環境維護活動,開展環境援助行動,幫助群眾解決生產生活中遇到的環境問題,成為聯系群眾的一條紐帶。
三是要大力弘揚生態環境文明。站在時代前列,廣泛傳播環境保護的新觀念、新知識,宣傳環境文化,倡導科學生產、文明生活與消費。進一步提高全社會對環境保護重要性的認識,增強參與環境保護的緊迫感和責任感。貼近群眾、貼近生活、貼近實際,影響和感召更多的人積極投入環境保護事業,從一點一滴做起,從身邊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形成關注環境、珍惜環境、保護環境、建設環境的社會氛圍。
四是要推進國際環境合作。擴大對外交往,開辟合作渠道,積極引進世界環境保護的先進理念、適用技術和經驗做法,為我國環保事業的發展提供參考與借鑒。發揮環保聯合會民間團體的作用,按照國際環境公約與慣例,開展國際交流和合作,樹立我國在全球環境與發展事業中負責任大國的良好形象。
五是要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成立中華環保聯合會,是社會團體參與環境保護、推進環保事業的有益探索和實踐。希望聯合會認真貫徹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切實履行章程所賦予的職責,努力探索充滿生機活力、符合環保特點的工作方式。
成立大會結束后,首屆環境與發展中國論壇將進入研討議程。國內外環保知名人士和專家學者會聚一堂,共同研討中國環境保護規劃、環境安全戰略、環境權益維護等重要問題。希望各位代表圍繞論壇的中心議題,暢所欲言,多出主意,多提建議,為研究制定中國“十一五”經濟社會發展與環境保護的規劃和政策提供借鑒。我相信,中華環保聯合會的成立和這次論壇的舉辦,將對中國環境保護事業產生積極的影響。讓我們攜起手來,為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開創人類社會更加美好的未來而共同努力。
最后,祝中華環保聯合會的事業不斷進步,祝首屆環境與發展中國論壇圓滿成功!
謝謝大家!
(2005年4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