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新聞 > 正文

“首屆中國煤焦化國際論壇”在京召開

2005-05-23  來源:中國環境報
[字體: ]
本報訊 由中國中煤能源集團公司、中煤焦化控股公司、(中國)北方焦炭聯合體及《經濟參考報》共同主辦的“首屆中國煤焦化國際論壇”日前在北京召開。論壇圍繞理論政策研究、市場信息交流、技術貿易合作和投資項目洽談等4個方面展開。
  據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產業政策司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我國煤焦化行業存在三大主要問題,一是煤焦化行業缺乏統籌規劃,盲目擴張趨勢依然嚴重。據統計,到2004年底我國焦炭生產能力約2.5億噸/年,在建年生產能力8000萬噸,合計高達3.3億噸,遠遠超出了市場需求;二是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嚴重。焦炭生產排放出廢水、廢氣、苯并芘等大量有害污染物,現已建成的獨立焦炭生產企業中,只有少數正各自規劃建設獨立的小發電機組、小型焦油加工設施和小型污水處理裝置。據初步估計,獨立焦化企業每年放散的煤氣約200億立方米以上;三是煉焦煤資源需進一步規范管理。由于煉焦煤資源緊張,相當一部分煤焦化企業紛紛開發建設煤礦,少數企業“跑馬圈地”、炒賣探礦和采礦權,擾亂了國家正常的煤炭開發秩序,造成煉焦煤資源的極大浪費。
  國家環保總局污染控制司副司長李新民在論壇上強調,要想解決以上問題,就必須加強焦炭行業環境監管的對策措施。他認為,首先要堅決淘汰和取締小土焦和改良焦。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和《大氣污染防治法》等有關環保法律的規定及國家有關產業政策的要求,堅決淘汰土焦和改良焦,現有土焦和改良焦一律停止生產,廢毀土焦生產裝置,供電部門停止供電、供水部門停止供水、運輸部門不安排運輸計劃、工商部門收回營業執照、環保部門收回排污許可證;其次要嚴格執行《煤炭行業準入條件》,依法開展清潔生產,同時抓緊對焦炭生產企業發放排污許可證,并核定主要污染物的排放總量。
  在談到如何加大環境監察和執法力度時,李新民認為,一是要求焦炭生產企業安裝在線監測裝置,并與環保部門聯網,實現焦炭企業污染物排放動態、實時監控;二是按照排污收費高于污染治理成本的原則,提高排污費征收標準,加大排污費征收力度;三是對超標和超總量排污的焦炭企業實行限期整改,限期整改期間,已經發放排污許可證的換發臨時排污許可證,限期整改后經省級行業主管部門和環保部門聯合驗收合格,發放排污許可證后方可恢復生產,經整改仍然達不到環保標準的企業,要堅決予以關閉。
  在論壇閉幕式上,與會代表簽署了《第一屆中國煤焦化國際論壇北京宣言》。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