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新聞 > 正文

推行節約須克服思想誤區

2005-08-10  來源:中國環境報
[字體: ]
節約,舉手之勞,可以利國利民,可一些人對節約無動于衷,對浪費仍我行我素,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公眾對節約存在一些思想誤區。
  一是節約“公私分明”的誤區。有些人認為,只要不花自己的錢,不須心疼,不用白不用,用了也白用。使用公物時完全忘記了節約觀念,鋪張浪費,大肆揮霍,只有對自家物品,才注重節約。二是節約與否由個人的誤區。有些人認為,現在是市場經濟,只要愿意花錢,節約與否是個人的事,誰也管不著。三是節約單靠個人無能為力的誤區。一些人認為,現在浪費現象很普遍,單靠個人節約,猶如汪洋大海中舀水,舀一瓢不見少,添一瓢不見多,白費力氣,因此對浪費放任自流。四是認為節約就是“小氣”的誤區。一些人認為,現在物質生活富裕了,再提節約,顯得小氣,有失面子。于是,處處比闊講排場,對節約視而不見。
  勿庸置疑,我國是一個資源緊缺的國家,資源相對不足,環境承載能力較弱,已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軟肋”。歷史經驗和教訓啟示我們,“成由勤儉敗由奢”,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厲行節約,不僅是為了省錢,更是社會永續發展的必然要求。對個人來說,厲行節約是良好的習慣和文明行為,更是一種社會責任和義務。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建設節約型社會首先要糾正節約的思想誤區,形成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風尚,使每個人的節約行為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從點滴做起。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