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新聞 > 正文

煙臺嚴把高耗能產業準入關 發展低能耗高附加值產業 淘汰改造落后生產力

2006-09-02  來源:中國環境報
[字體: ]
    本報訊 據悉,“十一五”期間,山東省煙臺市將加快發展低能耗高附加值產業,嚴把高耗能產業市場準入關,堅持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新型工業化道路,通過結構調整實現節能降耗。
    “十一五”期間,煙臺市將認真落實國家、省促進服務業發展的方針政策,優先發展金融、物流、旅游、文化、商貿等現代服務業,提高服務業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的比重,爭取“十一五”前兩年服務業增加值接近1000億元,2010年突破1500億元,占GDP的比重達到或接近40%。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積極培育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等高新技術產業,著力優化工業結構。發揮高新技術產業對經濟發展“倍增”和對能源消耗及污染物排放“倍減”的雙重效應,爭取到2010年,全市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達到40%。實施農業結構調整,加快發展沼氣和生物質能源,推廣“畜——沼——林”、“畜——沼——菜”等農業循環經濟模式。
    嚴把高耗能產業市場準入關。對年綜合用能2000噸標準煤、年用電200萬千瓦時以上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實行嚴格的節能評估審核,達不到合理用能標準和節能設計規范的項目不予審批、核準或備案。逐步對鋼鐵、有色金屬、火電、建材、化工、煤炭、造紙、紡織等重點耗能領域的建設項目實行目錄管理,凡是列入節能評價審查目錄的項目,都提出明確的能耗準入標準,由節能主管部門進行節能評價預審。凡是工藝技術和設備用能水平達不到節能標準規定的項目,一律不準建設。
    淘汰改造落后生產能力。按照國家制定的《淘汰落后生產能力、工藝和產品的目錄》,有計劃、有步驟地實行“關、停、改、并、轉”,堅決清理“五小”企業;調整能源結構,適當控制燃煤火電發展規模,大力發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產業,加快推進核電、風力發電、秸稈發電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項目建設。爭取“十一五”期間新增風力發電30萬千瓦,“十二五”初期形成200萬千瓦核電能力,使全市新能源比重在新增發電裝機容量中超過1/3,在總裝機容量中超過1/4。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