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與地球和諧共存、促進人類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美國國家海洋大氣局(NOAA)二三十年來與中國有關單位開展了卓有成效的環境科學合作研究,10月18日,美國商務部負責海洋和大氣事務的副部長、國家大氣和海洋局局長康拉德·勞騰巴赫爾在京向記者介紹,中美正在將合作推向更高更廣泛的發展階段。
率美國代表團來京參加保護海洋環境免受陸源污染全球行動計劃(GPA)第二次政府間審議會議(I-GR-2)的勞騰巴赫爾表示,20~30年來,NOAA與中國有關方面根據科學議定書進行了卓有成效的環境科學合作研究。他向記者介紹了其在華正在擴大合作的項目,其中包括“廈門項目”。
“廈門項目”是一種對海洋環境進行綜合管理的項目,始于4年前,項目的第一階段已于今年圓滿完成。近日,在IGR-2期間,中美雙方進一步探討了項目的第二階段的合作,將其擴展到福建的其他地區。勞騰巴赫爾說,美國過去35年來一直致力于保護近岸海域免遭陸源污染,我們很高興與中國的同事分享這些寶貴的經驗。這一合作項目的達成為中美兩國自1979年以來在海洋和漁業領域的科學研究搭建了長期堅實的合作平臺。NOAA海洋服務司司長鄧尼根說,如果此階段合作獲得成功,NOAA就會將其推廣到中國乃至東南亞的一些地區。
NOAA近日宣布,根據美中海洋漁業服務與技術議定書計劃中的內容,將與福建省廈門市政府合作建立廈門—漳州—龍巖地區淡水污染防治體系,旨在減少陸源污染對海洋環境的影響。據悉,這一體系的建設已被納入其計劃。此項計劃將在今后18個月中通過發展各種伙伴關系和制訂不同的策略逐步得以展開。它將在不同的部門和機構中協調行動和規劃方案,其方法包括執法機制、籌措資金、研究監測、規劃方案、教育和鼓勵公眾參與。
勞騰巴赫爾說,保護海洋環境免受陸源污染的GPA機制的存在只有10年左右的歷史。IGR-2的目標是,了解各國實施GPA的成果、范例,從而真正改善海水質量。上百個國家已經同意合作,共同治理海洋污染,改善海洋質量。
來自UNEP的GPA協調員范德威爾女士說,由福建省發起的這一計劃是一個十分完美的示范性項目,它有利于保護海洋環境免受陸源污染全球行動計劃“國家行動計劃”在中國形成更大的影響力。
此外,NOAA還與中國氣象局等部門開展相關合作,通過全球對地監測綜合系統為大眾提供氣象預報等方面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