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新聞 > 正文

我國環境保護環保政策法規仍存在四大“軟肋”

2006-12-14  來源:新華網
[字體: ]

    新華網北京12月12日電(記者顧瑞珍、王麗)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局長周生賢在12日召開的第一次全國環境政策法制工作會議上說,近幾年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環境問題,目前我國已初步建立起符合國情的環保法律體系,但環保政策法規仍存在四大“軟肋”。

    “十五”以來,我國環境政策法制工作取得了重要進展。全國人大常委會先后制定或修訂了《大氣污染防治法》、《清潔生產促進法》等5部環境法律;國務院制定了《排污費征收使用管理條例》等10多部行政法規和法規性文件;環保總局發布了《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辦法》等20多個部門規章和規范性文件。

    迄今為止,我國已經制定了9部環境保護法律、15部自然資源法律,制定頒布了環境保護行政法規50余項,部門規章和規范性文件近200件,軍隊環保法規和規章10余件,國家環境標準800多項,批準和簽署多邊國際環境條約51項,各地方人大和政府制定的地方性環境法規和地方政府規章共1600余項。

    “雖然環境法規不斷完善,但我國環境政策法制工作還很不適應環保工作”,周生賢說,我國環保法制工作仍存在四大“軟肋”:一是經濟、技術政策偏少,實用的政策偏少,政策間缺乏協調;二是現有環境法律法規偏軟,可操作性不強,對違法企業的處罰額度過低,環保部門缺乏強制執行權;三是地方保護主義嚴重干擾環境執法,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的現象還比較普遍,一些地方監管不力的問題還很突出;四是執法監督工作薄弱,內部監督制約措施不健全,層級監督不完善,社會監督不落實。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