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新聞 > 正文

綠色發展破解亞太環境問題

2007-01-08  來源:中國環境報
[字體: ]
  UNESCAP 最近發布的《亞太環境狀況》報告指出,亞太地區的環境壓力已經超過了環境的承受能力,必須盡快轉型到“綠色發展”模式
  
  聯合國亞洲及太平洋經濟社會委員會(UNESCAP)近日指出,亞太地區的環境壓力已經超過了環境的承受能力,必須盡快轉型到“綠色發展”模式。
  總部位于曼谷的亞太經社會在一份名為《亞太環境狀況》(Stateofthe Environment in Asia and the Pacific)的最新報告中指出,亞太地區在環境方面已經在“寅吃卯糧”,“先發展,后清理”的經濟成長模式可能使亞太各國在環境方面債臺高筑。
  報告指出,雖然亞太各國都制定了環保政策和法規,但環保的進展卻趕不上污染的蔓延,應當盡快轉型到“綠色發展”模式,控制污染,在生產和消費方面更有效地利用自然資源。
  UNESCAP 執行秘書金學洙說:“我們發現,本地區最不發達國家對‘綠色成長’呼吁的響應越來越積極。這些國家認識到,從長遠看,除了走‘綠色發展’的道路之外,他們沒有什么別的選擇。”
  UNESCAP 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司司長鐘來元說,本地區不少發展中國家已把“生態效率”(eco-efficiency)作為制定經濟發展的新標準。這些都是可喜的進展。鐘來元指出,基本建設的模式將決定一個國家在很長一段時期里的消費模式。道路基礎設施的不足使本地區許多發展中國家的交通堵塞程度超過了發達國家。他認為,亞太國家在水資源、能源、衛生、交通等基本建設中,不能采取急功近利的做法,必須放長眼光,制定出可持續發展的政策和措施。
  《亞太環境狀況》還詳細列舉了亞太地區承受的環境壓力,包括1.5倍于世界平均的人口密度、世界最少的人均清水資源、低于世界平均兩成的人均可耕地面積等。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