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新聞 > 正文

環?偩謱⑺拇箅娏瘓F及四地市列入“黑名單”

2007-01-11  來源:新華網
[字體: ]

資料圖片

    新華網北京1月10日電(記者顧瑞珍 胡錦武)中國國家環?偩郑保叭諏⒋筇茋H、華能、華電、國電等四大電力集團列入“黑名單”,除循環經濟類項目外,其所有建設項目均被停止審批,直到它們的違規建設項目徹底整改為止。

    同時被列入“黑名單”的還有河北省唐山市、山西省呂梁市、貴州省六盤水市、山東省萊蕪市等4個行政區域,其境內的除循環經濟類項目外的所有建設項目也均被停止審批,直到違規項目被徹底整改為止。

    據悉,涉及違規建設項目的相關人員還將至少被依規追究行政責任。

    中國國家環保總局副局長潘岳說:“作為一項行政懲罰手段,環保部門成立近30年來首次啟用了‘區域限批’政策。”

    啟用“區域限批”政策是迫于中國環境日益嚴峻的形勢。

    在國家環保總局剛剛結束的為期10個月的建設項目環保“三同時”——建設項目中防治污染的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核查和新開工建設項目環評審批專項清查工作中,發現了82個嚴重違反環評和“三同時”制度的項目。

    國家環保總局官員說,這些項目涉及全國22個省市的鋼鐵、冶金、電力、化工等12個行業,投資達1123億元。

    據潘岳透露,國務院于2006年初提出的能耗降低4%、污染物排放降低2%的目標沒有實現。

    他說,“環境問題已經成為制約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瓶頸。”

    2006年,中國全年發生嚴重環境污染事故161起,平均每兩天一起;環境投訴已達60萬人次,比2005年增加30%。

    然而,這樣的數據還是在國家環?偩謬腊循h評關口、全年停批緩批163個對環境有影響項目的基礎上產生的。

    據環?偩滞嘎,這些被停批緩批的項目投資總額高達7700多億元,其中,鋼鐵、火電、石化等高耗能、高污染項目占50%比例。

    然而,由于一些地方和行業受地方利益和部門利益驅動,不顧當地的環境資源限制和國家的產業政策,以違法手段盲目發展高耗能高污染產業的現象仍時有發生,為中國經濟結構進一步調整帶來更大的成本和更大的困難。

    例如河北省唐山市,在沒有環境容量的情況下,全市依然建設了70家鋼鐵企業,且80%沒有經過環評。唐山市近幾年鋼產量已占全國的十分之一,但是鋼鐵企業的平均產量僅在65萬噸以下,規模小、布局分散,造成大氣和水的嚴重污染。

    潘岳說:“以往,被叫停的項目往往采取先補辦手續蒙混過關,然后再用各種手法拖延或拒絕兌現環保承諾,致使一次次聲勢浩大的環評執法活動效果有限。”

    他說:“采用‘區域限批’政策就是一項針鋒相對的有效措施。” 潘岳的態度表明了中國政府遏制高污染產業盲目擴張的決心。

    此次查出的82個“問題”項目無疑將受到嚴厲整治。潘岳表示,對其中23個“三同時”違規項目,將責令其限期辦理驗收手續、限期改正或停止試生產;對59個未批先建違規項目,也將責令其停止建設或生產。國家環保總局還表示,將跟蹤督辦全部查處結果,在三個月內分階段向社會公布整改情況,并同時依據《環境保護違法違紀行為處分暫行規定》,通報并建議監察部門對相關人員追究行政責任。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