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西藏生物質能源開發利用研討會上獲悉,西藏的生物質相對豐富,總資源量約為12.8億噸,開發利用前景十分可觀。
河南農業大學副教授趙廷林分析說,從西藏每年的能源消費情況來看,全區每年總能耗約為180萬噸標準煤,其中消耗牛糞162萬噸、草皮41萬噸、薪柴102萬噸,各種生物質能源每年的消耗量占總能耗的80%。由于生物質能源可就地開發就地利用,環保且符合廣大群眾長期使用習慣,西藏在開發替代能源上,應優先發展生物質能源。
來自農業部、國家發改委和河南農業大學的3位國內生物質能源開發利用方面的資深專家,日前就生物質能源在國內外的發展現狀、生物質能源利用相關國家扶持政策、生物質能源在西藏的發展模式及發展方向、生物質能源在西藏的可利用性及發展可行性等進行交流研討。 專家認為,由于林區燒柴缺乏系統管理,西藏幾十年來的薪柴消耗量高達3000多萬立方米;對生物質能源的過渡依賴,西藏的草地退化日益嚴重,退化草地面積達到了4266.7公頃。這種生活方式對環境帶來巨大的危害,使大量的林木、植被、草場遭到砍伐和破壞,森林、草場、耕地等基本生產要素循環發展能力日益降低。
為緩解西藏能源緊缺局面、保護生態環境,西藏自治區科技廳按照自治區政府編制的《西藏薪柴替代規劃》要求,由西藏高原生物研究所會同有關單位實施了《生物質壓縮燃料和戶用氣化爐技術在西藏的實驗示范》項目。西藏高原生物研究所已于2007年秋季開始了生物質能源開發利用的前期工作,并首先在當雄等地進行生物質壓縮燃料和氣化爐技術的試驗。燃燒試驗結果表明,生物質壓縮燃料在燃燒時間、燃燒熱值、氣體排放上,相比其他種類的燃燒材料都具有較大的優勢。
近年來在西藏大力推廣的沼氣,就是生物質能源的一種。2006年,西藏農村沼氣國債項目建設正式啟動。這項新能源建設工程在農牧區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為此,西藏將從今年年底開始一直到2010年,投入8.72億元,在59個縣建設農村沼氣池20萬座,并希望實現100萬左右農牧民用上清潔的沼氣。
目前,西藏正在籌劃建設一個3000噸生產線的生物質壓縮燃料廠,以全面推進節能環保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