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新聞 > 正文

“奧運污染論”歪曲事實 西方“冷戰思維”可休矣

2009-07-09  來源:光明日報
[字體: ]
  冷戰雖已結束將近20年,但某些西方人總是喜歡把意識形態放在第一位,并把這種冷戰思維作為判斷是非的主要依據

  英國《每日電訊報》等西方媒體日前報道稱,在第29屆夏季奧運會期間,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曾在北京進行過一項研究,測試研究結果表明,2008年北京奧運會是“有史以來污染最為嚴重的一屆奧運會”,運動員和觀眾都處于危險級別的煙塵中。

  眾所周知,在北京奧運會期間,至少有數百名中外科學家利用先進的觀測儀器對北京的空氣質量進行了嚴格的測量與監控,他們的觀測數據大多表明,奧運會期間北京的空氣質量并不差,甚至堪稱優良。美國俄勒岡大學在北京奧運會期間使用的何種空氣測量儀器我們不得而知,他們在北京某個局部地區的測量結果是否能代表整個北京地區的空氣狀況也有待商榷;退一步講,即使當時北京的空氣質量存在些許問題,就簡單武斷地下結論說北京奧運會是“有史以來污染最為嚴重的一屆奧運會”并通過媒體大肆渲染,這不是處心積慮就是別有用心,其目的無非是想抹黑北京奧運會,并企圖通過此舉顛覆北京奧運會在世人心中已經定格的美好形象。

  這種做法很容易使人聯想起去年上半年北京奧運會舉辦之前敵對勢力在境外制造的種種不端行徑:以所謂“人權”為借口煽動運動員抵制北京奧運會;以各種手段阻撓、破壞北京奧運火炬的傳遞,降低人們對北京奧運的熱情;連篇累牘地發表文章宣揚北京的空氣質量如何如何,致使一些戴著口罩入境的外國運動員到北京后才發現自己受騙上當。

  盡管西方某些人不愿正視北京奧運會所取得的巨大成功,并戴著有色眼睛肆意放大北京奧運會期間的負面因素,盡管他們至今仍拼命給第29屆夏季奧運會抹黑,但北京奧運會以其出色的組織工作、優質高效的服務和優異的比賽成績贏得了世人的普遍贊譽和發自內心的贊嘆;北京奧運會開閉幕式上中國藝術家們天衣無縫和充滿創新元素的精美表演更是贏得了全球觀眾的心。正因為如此,國際奧林匹克主席羅格先生在北京奧運會閉幕式上深有感觸地稱贊說:這是一屆真正的無與倫比的奧運會。

  也許是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行使那些心態陰暗的人心理失去了平衡,也許是人們對北京奧運會的盛贊刺痛了某些人的神經,于是導致他們千方百計地去尋找另一個之“最”。在其他方面無懈可擊的情況下,他們又一次拿北京的空氣做文章,并使用一些轟動性標題吸引世人的眼球,其用意不言自明。真可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

  其實,這是一種不折不扣的冷戰思維。某些西方人在對華認識問題上出現偏頗,有時就是這種冷戰思維作祟,是冷戰思維使然。冷戰雖已結束將近20年,但某些西方人總是喜歡把意識形態放在第一位,并把這種冷戰思維作為判斷是非的主要依據。實際上,這是一種非常不合時宜的做法和思維方式,理應擯棄。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