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新聞 > 正文

旱災肆虐湖南 近一成農作物受旱

2009-09-10  來源:新華社
[字體: ]
  7日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中的白露,白露意為天氣轉涼,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然而,在湖南省,感受到的依然是盛夏難耐的酷熱,9月6日的實況資料顯示,湖南內當天最高氣溫達到39.3℃,7日也在37℃以上。近百萬居住在偏遠地區的農村居民遭受到沒有飲水的困擾,一部分農作物因干旱而減產甚至絕收。

  據湖南省防汛抗旱指揮部最新統計,目前旱情造成全省90.64萬人、21萬條大牲畜出現臨時飲水困難,不過城市供水未受影響。湖南省14個市州中的10個市州、64個縣(市、區)482萬畝農作物受旱,占全省農作物種植面積5500萬畝的8.8%,其中絕收68萬畝。

  8月份至今,湖南全省累計降水較歷年偏少六成多,旱情嚴重的6個市州甚至偏少七至八成。

  由于高溫少雨,蒸發大,抗旱用水多,水利工程蓄水量銳減。這造成缺少灌溉設施的一些“高岸田”、“天水田”,以及中小型灌區尾灌區,農作物因缺水而遭受旱災襲擊。

  目前湖南旱區主要分布在湘西北、湘西地區,人畜飲水困難地區主要是湘西北和湘中偏遠山區及巖溶區。

  持續罕見的旱情引起湖南省領導的高度重視。省委書記張春賢近日到受旱嚴重的地區實地查看旱情、指導抗旱。他說,要采取找山泉、打井、送水等各種辦法來保證人畜飲水,確保受災的困難戶災后糧食能得到基本保證,組織受旱區群眾開展生產自救,想辦法把災害損失降到最低限度。據統計,7月份以來,湖南各旱區開展攔河筑壩、開渠清淤、架設臨時機泵等各種應急抗旱措施,累計調度各類灌區1.2萬多處,啟用提灌泵站和機動抗旱設備17.95萬臺套,出動送水車1100多輛,完成抗旱澆灌面積595萬畝,解決16.3萬人的臨時飲水困難。

  目前,湖南省雙季晚稻正處于孕穗期,一季稻正處于成熟收割期,棉花正處于裂鈴吐絮期。連續高溫晴熱天氣已對作物生長造成不利影響,如沒有及時的水分補充,受旱的晚稻和棉花等作物將受到更大影響。

  根據當地水文、氣象部門發布的預報,未來一周全省天氣仍以晴熱少雨為主,9月13日之前天氣晴朗,無明顯降水發生。江河來水和水庫蓄水將進一步減少,土壤失墑加劇,旱情將進一步發展。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