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新聞 > 正文

發達國家應幫助非洲應對氣候變化

2009-10-15  來源:人民日報
[字體: ]

  為期3天的第七屆可持續發展世界論壇11日在布基納法索首都瓦加杜古落下帷幕。與會代表發表聲明,一致呼吁發達國家承諾加大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力度,幫助非洲應對氣候變化。

  聲明指出,非洲大陸本身并不能解決所有與氣候變化有關的問題,因此要求全球的合作伙伴積極維護《京都議定書》等協議的成果。

  本次以“氣候變化:對可持續發展有什么樣的機遇”為主題的論壇由布基納法索政府、聯合國以及非洲聯盟聯合舉辦。布基納法索總統孔波雷和剛果(布)總統薩蘇、中非總統博齊澤和科特迪瓦總理索羅等多名非洲國家領導人與會。非洲聯盟委員會主席讓·平表示,與其他地區相比,非洲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的能力最弱,并且還不具備應對由此導致的環境與生態惡化的所需手段。因此,非洲國家決定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采取共同立場,要求發達國家承諾加大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力度,并將于今年12月在丹麥哥本哈根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用同一個聲音說話。

  長期以來,發展中國家、最不發達國家和小島國排放的溫室氣體最少,卻是氣候變化的最大受害者。以非洲大陸為例,非洲國家所排放的溫室氣體僅占世界的4%,但卻是全球氣候變暖的主要受害者,其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也最弱。資料顯示,從現在到2020年,預計全球變暖將造成非洲1.5億人面臨缺水、饑荒和其他災難,非洲至少需要650億美元來適應氣候變化。

  鑒于非洲國家的經濟和技術現狀,非洲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還要求全球的合作伙伴,尤其是發達國家幫助受氣候變化影響的發展中國家適應氣候變化,通過一些項目和具體行動加強發展中國家的生存能力,并使它們從應對氣候變化的技術轉讓中獲益。本次論壇反映了廣大非洲國家在重大的國際問題上,特別是關系到自身發展和利益攸關的環境與氣候變化問題上,捍衛自身利益的共同愿望和強有力聲音。

  今年8月,最不發達國家和小島國聯盟發表聯合聲明,呼吁發達國家到2020年在1990年基礎上減排45%以上。印度、巴西等發展中大國特別制訂了有效緩解和適應氣候變化的國家計劃,并敦促發達國家到2020年在1990年的基礎上減排25%到40%,并切實兌現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和技術轉讓的承諾。歐盟也呼吁發達國家幫助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歐盟委員會今年9月提出,從2013年到2020年每年拿出20億至150億歐元幫助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據歐盟估計,到2020年,發展中國家在這方面每年需要1000億歐元左右的資金。

  目前,美歐等發達國家在全球氣候變化問題上的立場給年底將舉行的哥本哈根大會蒙上一層陰影。以美國、日本為例,盡管在今年6月美國眾議院通過了《美國清潔能源安全法案》,但這項法案在包含大量補償條款的前提下僅承諾美國到2020年在2005年的基礎上減排17%,相當于在1990年基礎上減排4%。美國國會一些議員還要求把一些發展中大國減排作為參議院通過這項法案的前提條件。而日本則承諾到2020年在1990年的基礎上減排25%,高出了其前政府提出的8%的目標,但這一承諾的前提是所有主要排放國應就積極的減排目標達成協議,進而模糊了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