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新聞 > 正文

廣州投入過億落成閑置 真空垃圾系統為何成擺設?

2009-12-04  來源:人民日報
[字體: ]
  將生活垃圾用塑料袋打包隨手扔進家門口的回收口,“嗖”的一聲,垃圾便跑得無影無蹤,一分鐘之內通過密閉的管道到達垃圾回收站待處理,整個小區不會留下垃圾的一點蛛絲馬跡……這是廣州市金沙洲“新社區”號稱“全球最大真空垃圾系統”的設想。遺憾的是,該系統落成半年、政府綜合投入資金過億元后,這樣的“設想”依然還只是個設想。

  垃圾口掛著大鎖

  記者來到廣州廉租房、經濟適用房和拆遷安置房聚集度最高的金沙洲新社區,建設單位為居民預留了類似郵筒大小的不銹鋼器物,這就是真空垃圾收集系統投放口,但現在都是“鐵將軍”把門,旁邊還貼上“溫馨提示”,由于真空垃圾收集系統還未建成,所以投放口暫時無法使用。

  而在半年前金沙洲新社區真空垃圾收集系統落成的時候,廣州市市容環衛局宣布,全世界最大規模的社區垃圾回收真空管道系統投入試運行,居民就在家門口投放垃圾,不用辛苦下樓扔垃圾,并絕對“無臭無污染”。

  在一棟七層樓前,記者碰到拄著拐杖下樓扔垃圾的殘疾人崔師傅,他介紹說,這個真空垃圾收集系統沒有用幾天就被上了鎖,說不能用了,現在他只能每天拄著拐杖下樓扔垃圾了。他希望相關部門能夠盡快排除故障,讓他們這些殘疾人的生活能夠方便一點。

  有金沙洲新社區居民反映,入住后他們向管理處預交了100元的垃圾處理費。但直到今天,居民都未領到投放桶的鑰匙。

  “高新技術”成擺設

  按照政府規劃,廣州金沙洲地區預計容納人口約11.5萬人,此地將建成廣州住宅示范小區,目前測算該地區日產生活垃圾152噸,規劃配套建設真空垃圾收集系統4套,由政府和房地產開發商共同建設,政府負責城市主干道垃圾水平輸送管和中央收集站,各樓盤開發商負責住宅每層集中垃圾投放口、樓層垂直管道、小區水平管道的建設和接駁,政府和開發商預計總投資達2.9億元,其中政府綜合投入已經過億。

  該系統開發商瑞典恩華特解釋,真空垃圾處理系統是通過負壓原理,通過地下封閉式管道將垃圾吸到中央收集站,并在蜿蜒的地下管道內進行固氣分離,氣體除臭除塵,固體則被壓縮進密閉的垃圾集裝箱,最后送往衛生填埋場或焚燒發電廠。這項技術在國外已經很成熟了,目前在廣州的珠江新城和亞運城,也在開始同樣的真空垃圾處理系統。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金沙洲四套真空垃圾處理系統只有新社區2、3區的垃圾收集系統部分啟用,1、4區的垃圾仍由垃圾車運走送至垃圾壓縮站,投入使用的3號系統大多也是個擺設。限價房和部分商品房的開發商系統也未投入使用,號稱“全球最大”的金沙洲真空垃圾處理系統還真是個擺設。

  城管委表示將恢復使用

  鑒于廣州市金沙洲真空垃圾處理系統停用的問題,12月2日下午,廣州市城管委召開現場會,商討如何恢復真空垃圾處理系統的使用。

  廣州市城管委副主任徐建韻表示,金沙洲四套真空垃圾處理系統有一個系統因為地質下沉的原因暫緩建設,其它的系統目前均在建設和完善中。廣州市推進金沙洲地區現代化垃圾處理系統的決心未變,上億的投資不會成擺設。相關部門目前正在制定對居民使用真空垃圾處理系統的培訓計劃,之后盡快將鑰匙發放到各家各戶,今后真空垃圾處理系統的垃圾投放口也必須是上鎖的,各家各戶都需嚴格管理。

  徐建韻同時說明,由于這個真空垃圾處理系統的特殊性,還需居民養成較好的垃圾投放習慣,避免將廢舊電器、磚頭、裝修垃圾等廢物直接投入垃圾收集口,以免造成管道損壞和堵塞。而前一段時間,由于金沙洲新社區比較密集的交樓和房屋裝修,產生了大量的磚頭和裝修垃圾,對系統的運行造成了一定影響,但他相信在主管部門和居民的共同努力下,這些問題一定會迎刃而解。

  有居民認為,該真空垃圾處理系統所需耗電量大,運轉費用和設備維護費用高,而金沙洲新社區作為政府的保障房項目則聚集了眾多低收入群體,今后設備正常運轉居民恐怕也難以支付高額的處理費用。對此城管委表示,設備試運營期間將不向用戶收費,環衛部門將仔細核算運營成本并組織專家論證,最后上報物價部門,不會讓居民用不起。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