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新聞 > 正文

溫家寶今日將赴哥本哈根出席氣候變化大會

2009-12-18  來源:人民網
[字體: ]
  外交部發言人姜瑜15日介紹說,溫家寶總理將于16日下午離京赴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出席氣候變化會議。姜瑜說,中國政府對參與哥本哈根會議的態度一直是積極和建設性的。溫家寶總理將在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闡述中國政府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和推動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問題上的立場和主張。另外,溫家寶總理還將與一些與會國家和國際組織的領導人、負責人會面。。

  姜瑜是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回答有關氣候變化會議提問時做上述回應的。

  談判進展緩慢,主因是發達國家在關鍵問題上的立場出現了倒退

  目前,哥本哈根氣候變化會議已經進入關鍵階段,談判取得了一些進展,但仍然存在一些矛盾和分歧。當前,各方應該加強協調和合作,特別是發達國家要正視自己在氣候變化問題上的責任和義務,充分展現政治誠意,切實作出和履行承諾,推動哥本哈根會議取得積極和可實施的成果。姜瑜在記者會上表示。

  姜瑜強調,如果說目前談判遇到一些阻力和困難、進展緩慢的話,主要原因是發達國家在減緩、資金、技術等關鍵問題上的立場出現了倒退。他們一方面力圖否定《公約》的原則,背棄《京都議定書》,偏離“巴厘路線圖”的授權,另一方面,向發展中國家提出種種不合理的要求。這影響了談判的進程,影響了談判取得積極成果。我們認為,哥本哈根會議成功的關鍵是發達國家要拿出政治誠意,繼續承諾中期大幅量化減排指標,并且履行資金的義務,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技術支持,這是他們應承擔的義務。

  另外,姜瑜在回答有關發展中國家立場的提問時指出,發展中國家包括中國、印度、巴西、南非“基礎四國”協調立場是為推動哥本哈根會議取得積極成果。發展中國家參加此次會議的態度是認真的、積極的,在一些重大原則問題上,廣大發展中國家的立場是一致、鮮明的。

  “包括中國、印度在內的廣大發展中國家會繼續按照《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其《京都議定書》和‘巴厘路線圖’的原則和規定,以積極和建設性的態度,同包括發達國家在內的各方加強協調、溝通與合作,為推動哥本哈根會議取得積極成果作出發展中國家應有的貢獻。”姜瑜說。

  展示中國政府為保護全球氣候做出貢獻的決心、信心和政治意愿

  此前,12月10日,外交部副部長王光亞介紹了溫家寶將出席哥本哈根氣候變化會議情況。

  王光亞表示,哥本哈根氣候變化會議將就未來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做出安排,具有重要意義。溫家寶總理與會將進一步彰顯中國政府對氣候變化問題的高度重視和積極姿態,展示中國政府為保護全球氣候做出貢獻的決心、信心和政治意愿。

  王光亞強調,哥本哈根氣候變化會議成功的關鍵是堅持《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其《京都議定書》,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堅持“巴厘路線圖”授權。

  中方對會議有三點期待:

  一是明確發達國家在《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應當承擔的大幅度量化減排指標,確保未批準《京都議定書》的發達國家承擔可比較的減排承諾;

  二是做出有效的機制安排,以確保發達國家切實兌現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技術轉讓和能力建設支持的承諾;

  三是明確發展中國家在得到發達國家技術、資金和能力建設支持的情況下,在可持續發展框架下根據本國國情采取適當的適應和減緩行動。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