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正在編制“雙一千”軌道交通網。昨天,市規劃委在“首都之窗《北京市政風行風熱線》走進直播間”中,相關負責人張亞芹介紹說,“雙一千”線網包括中心區軌道交通網1000公里,市郊鐵路網1000公里。市郊鐵路將規劃9條線,連接周邊城市。其最大的特征是可以將時速提到160公里,滿足1小時到達中心城的目標。市區至延慶的S2線作為試點,將為以后的線路積累經驗。
“北京的軌道交通目前建設的情況是運營里程達到了336公里,按我們上報國家發改委的規劃,到2015年我們的軌道交通網將達到584公里。”張亞芹介紹說,為了解決中心城的交通擁堵還有新城的發展建設,在新一輪的軌道交通規劃網編制過程當中,正在研究“雙一千”規劃,即除1000公里的軌道交通外,還有1000公里的市郊鐵路。
“由于近幾年高速鐵路的發展,使原來的資源得以釋放。”她介紹說,通過現有的鐵路資源,不僅可以節省投資、建設時間,同時也可以為北京緩解交通擁堵的問題。
“根據目前的規劃,市郊鐵路1000公里將規劃9條線路,可以帶動北京周圍的城市,但是還需要與其他部門的銜接和配合。”她介紹說,S2線作為試點,將為以后的線路積累經驗,如在中心城的平交道口問題、小拐彎半徑問題及票價等相關問題。
“之所以采用市郊鐵路的形式,緣自圍繞北京與周邊城市的連接的前期研究。”她介紹說,根據通行時間,他們做了幾個圈層的劃分。第一個圈層,距中心城15公里的范圍內,出行時間是30分鐘;第二圈層在25公里左右為45分鐘;第三個圈層60公里左右希望達到一小時的出行。燕郊、廊坊、三河是在第三個圈層里。如燕郊離6號線很近了,為何不規劃成地鐵?因為地鐵雖然有大運量、發車頻率高的優勢,由于其服務于中心城的交通模式,也有站點設置密、運行時間長的特點,要解決燕郊、廊坊區域的遠距離交通,市郊鐵路運行時速能達到160公里左右,并且從周邊到中心城設站三四站就可以過來,保證一小時之內可以實現。
到2020年,本市的規劃線網密度將達到1.24,超過世界其他發達國家的發展密度,95%的居民走15分鐘就能找到一個地鐵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