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28日)上午,2011諾貝爾獎獲得者北京論壇在國家博物館開幕。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陳至立出席并作主旨演講。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偉,市委副書記、市長郭金龍出席并致辭。
本屆論壇由中國科學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論壇邀請了10位諾貝爾獎獲得者、1位世界著名科學家來京參會。論壇期間,嘉賓們將發表數十場演講,同時論壇還邀請了國內相關領域的頂尖專家學者,結合自己的研究領域為論壇帶來精彩的學術演講。
開幕式上,陳至立作了題為《創新推動人類和諧發展》的主旨講話。她指出,人類文明的每一次重大進步都與科學技術的革命性突破密切相關。科技創新是解決人類面臨的能源資源、生態環境、自然災害、人口健康等全球性問題的重要途徑,是不斷提供新的經濟增長的強有力引擎。中國政府始終把科技創新擺在重要戰略地位,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的科技創新發展道路,科技創新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改善提供了有力支撐。《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的實施,對我國科技創新和經濟社會發展進步正產生著深遠的影響。在科技創新方面,我國的主要問題是科技成果產業化率偏低。對此,將進一步依法完善科技成果轉化的激勵機制,壯大創業風險投資和產權交易規模,促進創新科技與金融結合機制,建設技術轉移公共服務平臺,大力推動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
陳至立表示,中國將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充分發揮科技第一生產力作用,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方針,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管理創新,全面實施人才強國戰略,著力培養各類創新人才,積極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奠定堅實的人力資源基礎;在全社會培育創新意識,倡導創新精神,形成尊重科學、崇尚創新的濃厚社會氛圍。
李偉在致辭中說,當前,世界各國面臨如何重塑增長動力的問題,中國作為一個13億人口的大國,面臨的問題更為迫切。本屆論壇以“創新和發展”為主題,恰逢其時。中國政府將致力于通過科技進步和自主創新重塑增長動力、實現可持續發展,將通過學習借鑒世界先進的科技和創新制度,進一步完善我國科技和自主創新的制度和機制。希望與會嘉賓深入交流、暢所欲言,為世界和中國的科技進步與社會發展建言獻策。
郭金龍在歡迎詞中說,當前,世界新科技革命迅猛發展,不斷引發新的創新浪潮。北京作為國家首都,正在以建設中國特色世界城市為目標,積極實施科技創新和文化創新的“雙輪驅動”戰略,全力以赴抓好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切實發揮其引領帶動和支撐作用,著力聚集整合創新要素,著力加強創新制度安排,著力推進創新成果產業化,持續推進競爭力提升,更好地服務于區域和全國創新發展。他希望各位來賓充分利用諾貝爾獎獲得者北京論壇學術平臺,深入交流討論,為北京構建創新驅動發展格局、建設國家創新中心多提寶貴意見和建議,為北京更加美好的明天貢獻一份智慧和力量!
199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約翰·納什先生代表與會諾獎得主和專家致答謝辭。
中國科學院黨組副書記方新主持開幕式。國家有關部門和北京市領導侯云春、吉林出席開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