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新聞 > 正文

2020年屋頂光伏將占據光伏產業的半壁江山

2011-10-11  來源:中國環保網
[字體: ]
 

  根據國家發改委即將公布的《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光伏發電裝機目標被確定為到2015年達1000萬千瓦,到2020年達5000萬千瓦。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到2015年屋頂光伏電站規模為300萬千瓦,到2020年則達2500萬千瓦。

  屋頂光伏又叫光伏建筑一體化(BIPV),覆蓋領域包括一般住宅和公共建筑,目前國內市場,光伏在住宅上的應用不是很多,主要偏重于公共建筑,比如辦公樓或者工廠廠房。截至2010年,屋頂光伏電站的裝機規模約30萬千瓦,按“十二五”規劃提出300萬千瓦的裝機目標,相當于以前全部安裝量的10倍,而到2020年實現2500萬千瓦的裝機目標則相當于是目前規模的80多倍。

  按規劃比例計算,到2020年屋頂光伏比例將占到裝機目標一半左右,逐漸占據光伏產業裝機的半壁江山。實際上,以屋頂光伏為主的金太陽示范工程如果實施順利的話,屋頂光伏電站應該是現在的兩倍,然而,兩年左右時間過去了,金太陽示范工程卻不盡如人意。

  金太陽變色

  金融危機后,承載著啟動國內光伏產業市場重任的金太陽示范工程2009年啟動以來,便以享受50%以上國家財政補貼的特殊恩寵成為各界競相追逐的熱潮。

  據有關資料,太陽能光伏建筑一體化具有很大持點:產生的是綠色能源,不會污染環境;光伏陣列一般安裝在閑置的屋頂或外墻上,不占用土地;用電高峰的夏天,也是日照量最大、光伏系統發電量最多的時期,對電網可以起到調峰作用;采用并網光伏系統,不需要配備蓄電池,既節省投資,又不受蓄電池荷電狀態的限制,可以充分利用光伏系統所發出的電力;光伏陣列吸收太陽能轉化為電能,大大降低了室外綜合溫度,減少了墻體得熱和室內空調冷負荷,可以起到建筑節能作用。

  金太陽工程被寄予厚望,一度被視為啟動國內光伏市場的支點,然而,在盲目的熱潮消退之后,現實很殘酷:金太陽工程的推進速度遠低于業界的預期,2009年批準的一期工程目前已動工建設的可能不足總規模的一半;2010年39個企業的示范項目被國家取消。由于金太陽示范工程過去兩年啟動的近60萬千瓦示范項目,截至目前只完成30萬千瓦左右,其中90%項目為屋頂太陽能電站。

  面對如此現實,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孟憲淦認為“金太陽工程目前還屬于示范階段”。一位業內人士告訴媒體,有些業主拿到補貼款之后并沒有全部用在建設金太陽工程上,而是挪作他用。由于補貼款項沒有用足,這些企業只能在設備上做文章,將采購價格低廉、質量低劣的產品用于工程建設。

  經過兩年的實施,屋頂光伏除了因為成本高、不穩定等被人詬病外,在金太陽工程中還留下了諸多投資回收期長、贏利率太低、補貼管理辦法不完善等亟待解決的問題。

  他山之石

  按照“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中的10倍甚至80多倍的增長速度,屋頂光伏必需解決發展中的瓶頸問題才能良性發展,借鑒外國經驗非常重要。

  據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建筑環境與節能研究院副主任何濤介紹,光伏和建筑結合得比較好的國家是日本。據有關資料,日本運用各種措施和項目,發展本國屋頂光伏,其中一個里程碑式項目是“住宅光伏系統推廣計劃”。在這一計劃中,日本取得了難以置信的成績:將近50萬戶安裝了屋頂系統,同時成本大幅度降低。1994年,在日本的一家屋頂上安裝一個系統需花費6萬美元。到2005年,安裝成本下降到2萬美元,光伏產業具備了和日本國內其他能源發電競爭的能力,F在,日本已經結束了對屋頂光伏的政府資助,此時,日本已擁有多家世界頂尖的太陽能公司。日本正向在30%的屋頂上配備太陽能設備的目標邁進。

  德國的太陽能光伏產業也始于“屋頂計劃”。1991年,政府為每位安裝太陽能屋頂的住戶提供補貼,有2000個并網型太陽能設備安裝在德國的住戶屋頂上。隨即,該計劃的數字很快被擴展到10萬個。這一項目在2004年結束,10萬個并網的太陽能屋頂被成功安裝。當項目接近尾聲的時候,德國的光伏產業也擁有了大規模的生產能力。德國政府還通過“買回補助”的政策,支持初生的光伏產業及屋頂計劃,以確保公司和個人投資者的收益。作為公共投資戰略的結果,德國的光伏產業正在蓬勃發展。德國的太陽能光伏組件安裝和制造一直處于世界領先。最近,德國出臺規定,對建設屋頂光伏提出份額要求來保證屋頂光伏的建設。

  2010年7月,美國參議院能源委員會通過了“千萬太陽能屋頂提案”,該提案計劃每年投專項資金用于補貼在建筑上安裝太陽能系統,目標是在2020年之前安裝1000萬個太陽能系統。美國是聯邦制國家,對于發展光伏產業,各州都有各州的政策和體系,需要加以協調。美國各個州的具體情況不一樣,加州因為政府大力倡導和良好的光照條件,發展迅速,現在基本實現上網電價,其他州有的還有完善的投融資體系,從早期的研發一直到后期的消費都有比較完善的金融服務。例如,居民住宅可以零首付安裝屋頂光伏系統,所發電量除自用外還可以賣給電網。

  然而,中國在政策上不是很到位,主要原因之一是多個部門參與,以至現在多是“一事一議,就事論事”。事實上,國內在屋頂光伏上的國際合作很多,而中國領頭的企業很多都有國際背景,在和建筑結合的技術上,幾乎沒有很大的差距。何濤認為,“主要還是政策上,是否允許上網或者并網。畢竟國家電網是自成體系的,將光伏建筑考慮進來在管理上很麻煩”。

  薄膜或成主流

  國家能源局綜合司早在今年3月份就對《分布式發電管理辦法》征詢意見,這對政府屋頂光伏也是利好消息,其中規定政府機關和事業單位建筑等六類建筑物是規劃重點。業內人士指出,六類建筑物中雖然包括城市居民小區和住宅樓,但屋頂光伏進入尋常百姓家尚需時日。據悉此辦法即將出臺,此前有關的技術標準也已制定。

  力諾光伏一位人士告訴《中國經濟和信息化》,力諾已經在做開始做新能源合同管理解決方案,主要是為工廠和居民小區提供新能源利用的解決方案,其中就包括屋頂光伏能源合同管理解決方案。

  今年7月,國家發改委關于《完善太陽能光伏發電上網電價政策的通知》中,制定了全國統一的太陽能光伏發電標桿上網電價。2011年7月1日以前核準建設,2011年12月31日建成投產,尚未核定價格的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上網電價統一核定為每千瓦時1.15元。2011年7月1日及以后核準的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以及2011年7月1日之前核準但截至2011年12月31日仍未建成投產的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除西藏仍執行每千瓦時1.15元的上網電價外,其余。▍^、市)上網電價均按每千瓦時1元執行。這解決了光伏業一直關心的上網電價問題。

  清華大學張輝教授認為,國內一流的晶硅光伏企業,上網電價做到每千瓦時0.7元沒有問題。如此算來,這些企業的贏利空間比較可觀。張輝認為,這些光伏企業現在最需要的是工藝改進,降低成本,迅速占領市場。否則,有可能讓位與薄膜太陽能。

  資料顯示,當前市場的主流應用是屬于包括單晶硅、多晶硅在內的第一代太陽能電池,從市場前景來看,屬于第二代技術的薄膜太陽能電池在屋頂光伏、大規模低成本發電站建設等方面將比傳統的晶體硅太陽能電池具有更加廣闊的應用前景。薄膜太陽能電池簡單的制造工序以及能耗相對較少的生產流程克服了光電轉化效率相對較低以及壽命較短所帶來的成本挑戰。一位分析人士指出,屋頂光伏項目的發展或將帶來晶體硅和薄膜等光伏電池技術的市場調整。盡管晶體硅是目前行業主流,但由于薄膜電池柔韌性強的特質,其在屋頂光伏等領域具有優勢,加之薄膜電池成本相對較低,隨著轉換效率不斷提升,未來薄膜電池廠家或將享受到更多的利好。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