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市委組織部日前公布的近期重要人事任免中,有8位參加本市2011年公開選拔局級領導干部考試進入前三名而最終沒有當選的干部,在近期走上區縣局級領導崗位。
“如果不參加今年的公選,我的進步不會這么快,更沒想到能有機會到區縣領導崗位工作。”一位來自中央單位的新任副區長毫不諱言,在中央單位科級、處級職位提拔速度一般會比基層單位快,但要進入司局級領導崗位同樣面臨“瓶頸”,因此他決定參加這次北京市公選的局級職位競爭。“競爭非常公平透明,進入組織考察后,我所在的單位領導和同事都很支持,雖然最終沒有入選,但對我在原單位的影響絕對是正面的。我本想就把它當作一次很有意義的鍛煉,沒想到北京市還在持續關注我們。”
市委組織部表示,這8名到區縣任職的干部,都是參加今年公開選拔局級領導干部和企業領導人員考試成績優異,并經過組織考察,素質能力好、有發展潛力的優秀干部,他們的脫穎而出既擴大了今年公選成果的運用,又結合了干部自身專業特點和區縣工作的需要。
這8名干部中有3人來自中央單位、5人來自市屬單位,原任職崗位既有政府部門也有企業;其中7人的年齡在40歲以下,最年輕的只有35歲,年齡結構比公選的35個局級職位入選者平均年齡41歲更為年輕化;8人中有7人具有研究生學歷。
本市在歷次公選中,始終注重對進入組織考察而沒有入選干部的繼續關注和培養使用,也有一定數量的優秀干部在不久以后走上相關的局級領導崗位。
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劉宇輝在總結今年公選工作時表示,組織部門會對每一個參加公開選拔的干部予以關注,特別是對進入考試環節的人選,會給予極大的關注,或者說是全程的關注。進入考試的人選,除已經錄用的同志外,還將采取兩種方式給予關注:一是對進入考察但沒能錄取到所報崗位的,如果通過各種考察綜合分析,有更適合的崗位,會為他(她)安排一個更能充分發揮本人特長,也是更需要他(她)的崗位。二是對已經進入考察卻沒有被錄用的,凡是符合后備干部條件的,都會列入北京市局處級后備干部名單之中,繼續加強培養跟蹤。
8位任職副區縣長的公選干部
姓名 出生年月 學歷 原職務 現任職務
顏華(女) 1961-06 市委黨校大學 西城區統計局局長 東城區副區長
孫碩 1974-11 碩士研究生 中國證監會派出機構工作協調部協調處處長 西城區副區長
洪家志 1974-07 碩士研究生 北京科技大學北京科技產業集團總經理 門頭溝區副區長
曹蕾(女) 1975-10 市委黨校研究生 市菜蔬公司黨委書記 房山區副區長
喻華鋒 1975-11 碩士研究生 中國人民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總公司團體保險部/ 大興區副區長
社保補充業務部副總經理兼社保補充業務處處長
底志欣 1975-07 碩士生班 市民政局辦公室主任 平谷區副區長
郭洪泉 1972-10 博士研究生 民政部社會救助司綜合(監察)處處長 密云縣副縣長(副局級)
郭鵬 1976-02 碩士研究生 北京電子控股有限責任公司黨委常委、人力資源部部長 密云縣副縣長(副局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