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地區將建立大氣環境綜合觀測站,實時監測京津地區的霧霾天氣,以及包括PM2.5在內的細顆粒物。該監測站監測數據將主要用于科學研究,暫時不對公眾發布。
隨著京津地區的快速發展,大氣污染也逐漸嚴重,灰霾天氣下可吸入顆粒物污染影響著兩地人民的健康。環保專家介紹,像PM2.5這樣的極細小顆粒物,在大氣流作用下傳輸距離可以很遠。
日前,天津市氣象局和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共同簽署了“關于共建武清大氣環境綜合觀測站”的合作協議。根據該協議,在天津武清區,將建立首個大氣環境綜合監測系統。通過該系統,將對兩地的環境和氣象開展綜合監測,不僅包括一般大氣污染物,還包括目前較受重視的臭氧和PM2.5、PM10等細顆粒物。監測還將分析京津區域大氣污染成因,以及污染物在兩個城市間的傳輸、二次污染物的形成等。此外,該監測系統還將對京津地區低能見度的霧霾天氣進行監測和預報,分析大氣污染成分對人體的影響等。
今天上午,天津市氣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已經制定了該監測站5年的建設規劃,根據規劃,監測數據主要用于科學研究,暫時不對公眾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