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新聞 > 正文

北京豐臺繪就河西“民生幸福路線圖”

2011-12-18  來源:北京日報
[字體: ]

  投資近千億元,實施82個重點項目;園博園、青龍湖文化會都、永定河生態文化新區相繼建成;5條新路直通城區;學校、醫院、文化中心匯聚 

    豐臺永定河以西地區將脫胎換骨。17日,記者從豐臺區“兩會”上獲悉,未來五年,豐臺將在河西地區實施城鄉環境、基礎設施、產業培育、公共服務等領域82個重點項目,投資近千億元,將徹底改變該地區設施弱、收入低、生活難的現狀,一個生態優美、產業發展、人民安居樂業的新河西將崛起京西南。

    政策集成,82個重點項目近1000億元資金涌入

    河西地區占豐臺全區總面積41.5%,12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山地占了一半。歷史上,河西一直是豐臺的欠發達地區。與河東地區相比,這里的道路用地率僅是河東的四分之一,農民人均純收入是河東的三分之二。

    2009年,市政府出臺了加速城南地區發展的城南行動計劃;2011年年初,市政府又出臺了《關于加快西部地區轉型發展實施意見》。作為兩大政策的重點實施區域,河西得到前所未有的政策支持。

    豐臺區經過梳理,僅加快西部地區轉型發展涉及河西的總投資就超過800億元。再加上城南行動計劃、園博會和世界種子大會會場建設、長辛店老鎮改造,總投資近千億元。

    豐臺區集合區發改委、財政局、人保局等多部門和河西地區相關街鄉鎮,確立了區級統籌發展機制,一系列“加碼”政策浮出水面:

    成立加快河西地區發展實施意見研究編制領導小組,制定加速發展的實施意見;在“十二五”規劃體系中,為河西地區專項編制生態旅游區規劃;建立年度任務落實機制,制定出臺和分解落實轉型發展工作計劃……

    未來五年,發揮山地、森林、溫泉、濕地、湖泊等特色資源優勢,以南宮、北宮、鷹山、千靈山等知名風景區及青龍湖國際文化會都為核心,將河西地區打造國際品牌會展地、知名旅游目的地、首都休閑度假的后花園。

    “輸血”變“造血”,培育產業惠民富民

    永定河畔,薈萃世界園林精華的園博園正緊張施工:2012年1月底前,園博會主展館主體結構將完成;3月,參展展園建設全面啟動;4月底,永定塔主體結構完工;9月底,中國園林博物館主體結構完工……到2012年底,一座相當于兩個頤和園面積的山清水秀、綠意盎然、湖光塔影的園博園將破繭而出。

    到那時,誰還能想到,這風光旖旎的盛世園林,竟建在一個廢棄的大沙坑上。園博園建設是豐臺建設新河西的一個縮影。

    豐臺科技園西區,研發總部聚集,將成為新技術、新產品高端研發、展覽展示和創新成果轉化交易的平臺;借助園博園、青龍湖國際文化會都建設,在青龍湖、千靈山、南宮溫泉等景區周邊布局會場、酒店業態,會展產業蒸蒸日上;加速長峰科技產業園、北車軌道交通裝備科技創新園、應急救援科技產業園等項目落地投產,發展高端裝備研發制造業;河西生態休閑旅游產業帶上,建設千靈山景區、青龍湖公園、長辛店古鎮驛站旅游區,支持特色旅游村鎮建設,實現旅游產業功能和品質的升級;打造都市農業海外人才創業園,建起北宮南路和長青路生態農業走廊,都市農業高端化發展。

    民生為先,公共服務升級生活無憂

    杜家坎,因長期擁堵被戲稱為“杜大爺”,而這里,就是河西群眾進入主城區的主要通道。未來五年,“華山一條道”的歷史將終結。

    新增梅市口路西延、北宮路、京良路、南水北調巡線路4條對外交通通道;地鐵14號線一期2013年3月前將投入運營……未來五年,河西地區將新增主干路里程約54公里,內部交通微循環更加完善,居民出行更暢通。據透露,豐臺區還將積極推進地鐵14號線二期西延至王佐鎮,將新增8.4公里運行里程。

    告別“堵城”,公共服務也全面升級。過去,上學、就醫、購物往城區跑,今后在家門口都能實現。

    中央民族大學新校區、北京十中槐樹嶺校區、人大附中青龍湖分校等相繼開工、竣工;長辛店醫院、王佐醫院等區域醫療中心升級改造;完成長辛店棚戶區改造,7000余戶老鎮居民居住條件徹底改善;建設區文化中心河西分中心,社區、村文化大院全覆蓋……未來五年,豐臺將在河西地區統籌實施一批教育、醫療衛生、養老、文化體育、保障性住房等重大民生工程,實現公共服務城鄉一體化、均等化。

    未來五年,豐臺區還計劃投入1900萬元,促進河西農民就業。企業招用河西農村勞動力的,政府給社保及崗位補貼;農民自謀職業的,可享三年社會保險補貼;能自主創業的還能解決農民就業的,政府給1萬元補助……

    河西,不再是落后的代名詞;會展旅游之都,生態休閑新區,正崛起京西南。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