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月2日專電題:美推出第三輪量化寬松政策預期大幅增加 對中國總體影響有限
美聯儲1月25日宣布,將維持聯邦基金利率在0至0.25%的超低區間至少到2014年下半年,以刺激美國經濟復蘇。有專家認為,受歐債危機持續蔓延及美國較高失業率等不確定性因素影響,美聯儲可能于上半年推出新一輪量化寬松政策,這雖然會加大中國輸入性通脹壓力,但總體影響有限。
第三輪量化寬松蓄勢待發
全球金融市場壓力以及房地產市場的持續低迷給美國經濟前景帶來嚴峻挑戰。美聯儲于1月25日首次議息會議宣布,將保持接近零的極低利率,并預計將這一極低利率至少維持至2014年下半年,以刺激經濟發展。倘若經濟復蘇勢頭惡化,還可能推出新的寬松舉措。消息一出,市場對此前第三輪量化寬松(QE3)的預期大幅增加,國際黃金、白銀價格迅速拉升,紐約金價一周內上漲4%,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也延續了此前的漲勢。
中信建投美國經濟與市場分析師劉建中表示,美聯儲主席伯南克表示仍在討論進一步購買證券的問題,并取決于經濟表現如何。這實際上為QE3留下了伏筆。美聯儲的決議很大程度上是為了對沖美國經濟短期內將遭遇的沖擊,并進一步穩定中長期利率預期,促進投資周期及房地產周期展開。
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袁鋼明說,從伯南克的理論邏輯判斷,推出QE3的預期大幅增加。在政策動向上,美聯儲將低利率時間延長到2014年,美國國債繼續承壓并第二次提高國債上限等,在很大程度都要靠寬松的貨幣來支持;再加上美國經濟增長預期調低,使得總體上美國對自己經濟信心下降。此外,歐債危機難以化解,因此美國最有效的辦法還是量化寬松。袁鋼明預計,美國可能在今年上半年開始實施新一輪量化寬松政策,預計在第二季度的可能性最大。
不過也有專家認為美國是否會推出QE3還有待觀察。劉建中認為,預計2012年第二季度后,美國投資周期,尤其是房地產投資的內生動力將進入上升階段,除非發生外部沖擊,美國經濟的復蘇態勢應該能夠得以延續。因此雖然伯南克表示美聯儲做好了QE3的準備,但預計QE3真正推出的概率也許不到50%。
推高商品價格通脹壓力有限
自2007年8月以來,美國聯邦基金利率從5.25%一路下調;2008年12月16日,美聯儲再次下調聯邦基金利率,降息0.75個百分點至0至0.25%區間。這一歷史最低利率區間一直維持至當下。
從2009年3月起,美國正式實施第一輪量化寬松政策,此后美元指數大幅貶值。隨后,世界其他主要國家央行紛紛仿效實施量化寬松政策。據統計,美國第一輪量化寬松政策實施過程中,美聯儲累計購買了1.7萬億美元的各種債券。
量化寬松將擴大美元貨幣供給,向市場注入流動性,擴大貸款及投資需求,刺激消費型購買力,從而拉動經濟復蘇。除此之外,通過超量濫發貨幣,量化寬松也會迫使美元對外幣貶值,有利于刺激美國產品的出口,進而刺激經濟增長。
此前曾有專家指出,美國其實已在不經意間實行了量化寬松,其廣義貨幣M2在去年下半年大幅增加。專家指出,這只屬于寬松的貨幣政策,不同的是,量化寬松的力度要更大。
袁鋼明說,量化寬松最大問題在于央行直接購買政府債券,支持政府債務財政,允許政府使用更多貨幣擴充資源,而其他的貨幣寬松只是通過銀行貸款發給工商企業,支持渠道不同,性質也不同。相比而言,量化寬松對世界經濟的影響更大。
依據前兩輪量化寬松政策實施后的情況判斷,QE3有可能會加大通脹的壓力。不過袁鋼明等專家認為,目前歐債危機并未緩和,其需求大幅減少。新興市場國家都在緊縮貨幣,在這種情況下,抵消了推高價格上漲的動力。因此在全世界衰退和經濟下滑的時候,不存在價格上漲趨勢。
關鍵看推出后市場如何反應
對于市場普遍擔心的中國或受到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及熱錢流入的影響,進一步加大中國的通脹。袁鋼明說,美國第三輪量化寬松的沖擊關鍵還要看美元指數如何變化。此前QE2出臺時美元指數達到70多點的低位。但從去年11月以來,美元指數并未大幅下降,反而一路上升。因此美元指數還有空間支持QE3,還有老本可吃。美元指數即使從高位下降也不會過低,不太會造成美元貶值而其他貨幣大幅上漲的情況。
因此,QE3對中的國影響,關鍵還要看其推出后市場如何理解和反應。袁鋼明說,如果QE3出現大幅沖擊的效果,使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上漲,將對中國產生很大影響。此前中國通脹屬于可控狀態,但若原油等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則后果會很嚴重。因為我國正處于高耗能階段和轉型的關鍵時期,原料價格再高也不得不使用。若國際各種資源類商品價格上漲,即使國內大幅緊縮貨幣供給也解決不了可能產生的高通脹,不過目前看這種情況發生的概率還不大,但不排除上漲的可能性。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分析認為,雖然美元的流動性泛濫將推高國際大宗商品的價格,促使熱錢流入中國,推高物價。但中國通脹壓力大小更多取決于國內因素,如農產品價格是否穩定、貨幣供應是否適量。如果國內經濟保持合理的增長速度,農產品價格處于平穩狀態,美國量化寬松政策對中國的影響有限。
劉建中說,目前,我國貨幣政策要根據經濟運行情況,適時適度進行預調微調,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貨幣信貸總量合理增長。對于美國可能推出QE3,中國不能完全放松警惕。熱錢流入中國,在加大輸入型通脹壓力的同時,更會影響到我國上述貨幣政策操作空間。
袁鋼明等專家表示,從去年11月后,中國出現了資本外流,包括以美國為主的國際資本從中國抽出回流,使中國外資明顯減少并出現負增長,此外外匯占款也在減少。因此除了防止熱錢外,還應注意外資的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