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產業是北京的優勢產業,其對北京的貢獻如何?北京市國稅局日前提供的數據顯示,2011年該局完成各項收入5338.1億元,增收986.4億元,其中第三產業增收888.9億元,約占總增收額的90%。
在第三產業各行業中,金融業納稅額達到2158億元,是第三產業各行業中納稅最多的。“金融業稅收的快速增長,主要是由于銀行業凈息差提高和生息資產規模擴大,帶動利息收入大幅增長,同時中間業務收入也進一步提高,因此銀行業利潤增長較快。”北京國稅局有關負責人表示。
批發零售業是本市第三產業中的第二大優勢行業。2011年,批發零售業貢獻了1410.8億元的稅收,是第三產業中稅收超過千億元的兩個行業之一。分析認為,批發零售業稅收的快速增長,主要受到了經濟增長的拉動,去年本市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取得了兩位數增長,達到10.8%。
不但規模居前,金融業、批發零售業對稅收增收的貢獻同樣突出。2011年,這兩個行業對稅收總量增收的貢獻率分別為33.4%、33.2%,占稅收總量的比重分別為26.5%、40.5%。
除了金融業和批發零售業,交通運輸倉儲及郵政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房地產業、信息傳輸和計算機服務及軟件業的稅收也是本市第三產業的重要行業。2011年,這四大行業的納稅額分別達到209.2億元、204.4億元、122.3億元、105.9億元,均超過了100億元。
近幾年,除了2010年因為受五大銀行大幅提高預繳收入影響導致稅收負增長外,本市第三產業的稅收額同比均保持了20%以上的增長。2006年,本市第三產業的稅收額為1828.1億元,到2011年,這個數額變為4450.8億元,取得了長足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