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新聞 > 正文

大劇院版《漂泊的荷蘭人》震撼首演

2012-04-04  來源:北京日報
[字體: ]

 瓦格納巨制開啟國家大劇院歌劇節帷幕

    劉延東觀看演出

    昨(3日)晚,國家大劇院迎來了首部瓦格納大戲——歌劇《漂泊的荷蘭人》。這部誕生于150年前的宏偉巨作的首演,拉開了“國家大劇院歌劇節·2012”的帷幕。持續到6月29日的歌劇節將為觀眾獻上10臺、32場高水準的歌劇大餐。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觀看演出。

    繼去年大獲成功的《托斯卡》之后,《漂泊的荷蘭人》是著名歌劇導演強卡洛·德·莫納科與大劇院的第二次合作。激情四射的經典音樂、亦真亦幻的舞臺制作、細膩深刻的絕佳表演給觀眾帶來了難忘的藝術體驗。

    大幕揭開伊始,觀眾就被那深邃、奇幻的景觀吸引,波濤洶涌的大海浩浩蕩蕩,烏云密布、電閃雷鳴,整個舞臺被一種神秘、詭異的氣氛所籠罩,透出電影鏡頭般細膩真實的質感。挪威船長的帆船在翻滾的巨浪中搖擺顛簸,海上的驚濤駭浪咄咄逼人,好像隨時要向觀眾席襲來。

    隨著劇情的展開,劇中主角荷蘭人震撼登場,先是他駕駛的幽靈船的魅影從舞臺深處由遠及近、緩緩呈現,隨后讓人心跳加速的一幕發生了:一艘長達13.6米,寬近9米的巨船在海水和霧靄中夢一般“現身”,龐大的船頭劈浪破霧,迎面而來,讓坐在前排的觀眾著實嚇了一跳。

    除了令人震撼的舞臺制作,藝術家們的精湛表演也給觀眾帶來了極高的藝術享受。飾演劇中女主人公珊塔的瑞典女高音伊娃·約翰森,嗓音氣勢如虹,演唱剛柔并濟。特別是在珊塔著名的宣敘調中,約翰森用充滿熱情與渴望的歌聲淋漓盡致地表現了這位少女的內心世界。荷蘭人的扮演者托馬斯·卡則里用堅實飽滿的唱腔、富于磁性的嗓音成功塑造了荷蘭人這一角色。有著德國最佳歌劇院巴伐利亞國家歌劇院“功勛歌手”稱號的亨德里克·魯特林(飾演達蘭德)也展現了深厚的實力,純正的發音、地道的唱腔讓很多熟悉瓦格納歌劇的觀眾眼前一亮。與此同時,首次參演整部瓦格納歌劇的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及合唱團也獻上了精彩表演。

    事實上,無論是高技術含量的舞臺處理,還是高難度的演唱和演奏,對于歌手、樂隊、指揮及導演來說,完成一部瓦格納歌劇的演出都像是一次探險。也正因如此,瓦格納歌劇在中國上演的機會十分有限,即便是作為瓦格納歌劇中最為短小精悍的《漂泊的荷蘭人》,在國內也鮮有上演。上世紀90年代末德國萊茵歌劇院曾經在上海演出過舞臺版《漂泊的荷蘭人》,2009年中國交響樂團曾經在國家大劇院首屆歌劇節期間推出了該劇的音樂會版,這部歌劇還從來沒有貼上過“中國出品”的標簽。隨著大劇院版《漂泊的荷蘭人》的“出世”,這一空白被填補。

    據了解,建院短短四年,國家大劇院已經自主制作了多個西方經典歌劇劇目,劇目生產能力不斷提升,無論數量還是質量都達到了新的高度。在《漂泊的荷蘭人》之后,大劇院還將在歌劇節中推出另外三部自制劇目,分別是去年獲得轟動的歌劇《托斯卡》,以及全新制作的威爾第歌劇《假面舞會》、民族原創歌劇《運河謠》。同時,大劇院還廣邀國內外精品力作走進大劇院,并首次讓蜚聲世界的多明戈聲樂大賽“花落”中國。

    演出結束后,劉延東走上舞臺,與演職人員親切握手,向演出的成功圓滿表示祝賀。她稱贊中外藝術家聯袂表演的瓦格納歌劇《漂泊的荷蘭人》非常成功、非常震撼,并代表中國政府對大家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感謝。劉延東說,在演出中,外國藝術家們表現出來的敬業精神和精湛的表演藝術讓人敬佩,值得中國藝術家學習。藝術是沒有國界的,希望各國藝術家和中國藝術家共同努力,推動歌劇事業發展,給人們帶來更加美好的生活。

    中央有關部門和北京市領導王家瑞、孟學農、鐵凝、趙少華、傅瑩、魯煒、陳平一同觀看。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