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huán)境保護 > 環(huán)境新聞 > 正文

北京北海公園再現(xiàn)先蠶壇祭蠶盛典

2012-04-20  來源:新華網(wǎng)北京頻道
[字體: ]

  19日,在北京北海公園由60多人扮演的皇后、嬪妃、公主、福晉等身著清朝服飾行六拜、三跪、三叩禮。并進行了迎神、初獻、亞獻、終獻、撤饌、送神等儀式,再現(xiàn)了先蠶壇祭蠶盛典,吸引了中外游客觀賞。

    在“瓊島春陰碑”乾隆御制詩中提到:“樂志詎因逢勝賞,悅心端為得嘉禾。當春最是耕梨急,每較陰晴發(fā)浩歌。”便是乾隆皇帝重農(nóng)思想的體現(xiàn)。而自古親蠶大典就與親耕之禮并重,所謂“天子親耕以供粢盛,皇后親蠶以供祭服”。先蠶壇作為乾隆皇帝為皇室后妃祭祀蠶神西陵氏、行親桑之禮建筑,曾經(jīng)是規(guī)制完整、建筑精美、彰顯禮制的壇所。

    為了傳承皇家園林文化,北海公園與西城文委合作,會同國家圖書館,整理收集了各類有關先蠶壇歷史、祭蠶文化等文獻和研究資料的結果。依據(jù)清代《大清會典》《皇朝禮器圖》《欽定大清通禮》等文獻中的記載,將祭祀音樂古譜進行了翻譯、編曲和錄制。依據(jù)歷史,再現(xiàn)了清朝皇后主持的最高國家祀典——先蠶禮,復原了祭祀先蠶壇的禮儀程序,展示了祭先蠶神的禮儀程序

    據(jù)文獻記載,清朝政權建立后,承襲歷代的祭祀禮制。康熙對蠶桑極為重視,設立了蠶舍,植桑養(yǎng)蠶,浴繭繅絲,設立織染局,織染自產(chǎn)蠶絲。乾隆九年(1744年),孝賢皇后親蠶,舉行了清代第一次皇后親蠶禮。皇后祭先蠶壇后,如蠶已生,次日即行躬桑,如蠶未生,可視蠶生數(shù)日后再行躬桑。躬桑時要奏唱采桑歌。

    繭成之日,皇后親詣先蠶壇,舉行獻繭繅絲禮,皇后于織室正殿升御座。蠶母將圓潔得蠶繭獻給皇后,皇后選擇最好的蠶繭收入筐中,然后獻給皇帝。皇后擇繭后還要繅絲,將絲染成朱綠元黃四色,用于繡制祭服之用。

    親蠶躬桑之禮是皇家各類祭祀活動中唯一由皇后、嬪妃、公主、福晉參與的國家典儀。被祭祀的先蠶神西陵氏是黃帝的元妃,也是一位女性。像這樣祭祀人和被祭祀人物均為女性的祭祀活動在當時的封建社會中極為少見。

    為了配合祭蠶禮活動,北海公園還設立了祭蠶歷史以及“蠶的一生對人類的貢獻”科普展,以圖文并茂的形式,使游客了解相關歷史,更深入地體驗皇家文化。

發(fā)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lián)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lián)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