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市委書記劉淇來到房山區北京石化新材料科技產業基地,圍繞“堅持穩中求進,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主題進行調研。他充分肯定了燕房合作取得的成果,要求有效整合房山區位優勢和燕化產業優勢,實現央企地方互利共贏,力爭早日形成首都新的經濟增長點。
項目建成可帶動萬人就業
為加快推進燕房合作,建設好石化新材料基地,市委、市政府專門成立推進燕房合作協調小組,與中石化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制定出臺支持基地建設的政策意見,定期召開會議協調解決各種問題。
房山區負責人向劉淇匯報說,目前中石化投資燕山石化項目達到66項、總投資近240億元。還有13家社會企業的25個項目達成入駐基地意向。以上項目全部建成后,預計新增工業銷售收入790億元以上,新增利稅140億元以上,帶動就業萬人,產生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對這一發展業績,劉淇給予充分肯定。
劉淇詢問歐V汽油生產情況
3年來,中石化投資燕山石化項目加快建設,一批公司已建成投產,另有一批社會投資項目已經竣工投產。劉淇查看了合作項目產品展示,琳瑯滿目的石化新材料產品,具體而微地顯示了工作推進成果。劉淇還詢問了歐V標準汽油的生產情況。
中石化三菱化學聚碳酸酯公司是燕房合作的重點項目之一,該項目采用世界先進的工藝技術,以燕山石化生產的苯酚等資源為原料,研發生產出眾多市場需求旺盛,符合環保要求的新材料產品。劉淇實地查看了雙酚A和聚碳酸酯裝置運行情況,詳細了解產品的生產運營、應用領域和市場前景。LED熒光燈、計算機外殼、醫用透析器、高級箱包乃至高跟鞋的鞋跟,都可以用聚碳酸酯制成。劉淇說,房山區的企業完全可以生產這些新材料產品,這樣就既延伸了產業鏈,又能解決群眾就業問題。
燕山7個“廠中村”完成拆遷
隨后,市領導乘車查看了燕和園回遷房安置小區。由于歷史原因,燕山地區曾有7個“廠中村”分布在生產區附近,居民居住與生產相互制約,后政府出資將“廠中村”居民遷至遠離生產區的燕和園居住。燕和園小區內,15棟6層紅白相間的小樓美觀典雅,樓間空間廣闊,種上了綠樹紅花,鋪就了平整石磚,水電氣暖各種設備一應俱全。小區周邊還配套建設了綜合市場、購物中心、中小學和文化設施,1100多戶居民已經入住。
劉淇強調,要始終堅持高端高效、節能環保的產業發展方向,有效整合房山區位優勢和燕化產業優勢,積極引導新材料企業向基地聚集,想方設法做好服務工作,加快推進重大項目落地,完善延伸產業鏈條,培育發展產業集群,力爭早日形成首都新的經濟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