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門》突出了全民參與性,孟昆玉、李素麗等走上舞臺本色出演。
昨晚,大型情景音舞詩畫《天安門》在國家體育館進行帶妝彩排,向媒體展示了多幕高科技手段營造的獨特場景,其中運用全息3D成像技術營造的“太空對話”等場景震撼人心。
大型情景音舞詩畫《天安門》將于本月16日起在國家體育館連演三場。連日來,總導演陳維亞帶領導演組,通過一次次彩排、試演,以及現場觀眾的反饋信息,對演出的局部細節進行微調優化,使得演出效果日臻完善。
昨晚的彩排,由水晶石公司提供的各種高科技視頻設備,按照16日該劇首演的規格標準全面啟動。開場,依靠幻影技術呈現出一位不斷奔跑的“北京人”,從3000多年前一路走來,用他的視角審視北京的變遷:從馬可·波羅筆下的元大都,到清朝時的皇城,到老舍筆下意趣盎然的老北京,再到充滿時尚韻味的現代北京。隨著他矯健而有力的步伐,他的四周依次“漫射”出北京城從古至今的代表性建筑,天壇、故宮、國家大劇院、鳥巢、水立方……一個個地標符號連綴起北京的歷史文脈。
第二篇章“騰飛新北京”主要表現創新主題,以中關村高新科技園區為場景依托,舞臺上傾斜而起的數塊大屏幕上不斷滾動閃現出計算機源代碼,以炫目的視覺效果描繪出信息時代的創新氛圍與社會背景。到了“太空對話”環節,在廣袤寰宇之中,一位手持小國旗的宇航員吊著威亞從天而降,在太空漫步,而當他將小國旗交給一位小學生,隨后兩人一起攜手遨游太空時,更是讓人心潮澎湃。與此同時,舞臺上方的另一塊大屏幕,以3D技術手段展現出“神八”與“天宮一號”成功對接的畫面,那一刻,在場所有演職人員都情不自禁鼓起了掌,仿佛身臨其境的觀眾代表更是激情澎湃,驚嘆聲四起。
最濃縮北京風情的是第三篇章,四合院古樸幽深,京城四季絢麗如畫,四合院里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也是熱熱鬧鬧、歡樂開懷。而中外演員們唱出的《北京的橋》、《前門情思大碗茶》、《說唱臉譜》等歌曲,在喚起人們對老北京溫暖記憶的同時,也彰顯出北京包容萬千的氣度。
昨晚彩排特意在舞臺下方一側設立了一個意見箱,上面寫著“《天安門》劇組全體人員真誠請您留下寶貴意見”,演出結束時,便有觀眾將意見反饋函投入其中。另據了解,《天安門》16日至18日的三場演出,也將在每個觀眾座位上放一張意見反饋函,請觀眾為演出提意見或建議,以不斷提升演出品質與藝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