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屆全國圖書交易博覽會今天(4日)在銀川落幕,盡管重頭原創新書并不多,但依然有一些亮點值得關注。出版社在現有出版資源的精心開發上下足了功夫,尤其是一些古籍表現突出;而圖書的寫作者與閱讀者在書博會上也有精彩互動。
圖書:古舊老書現新模樣
本次書博會,記者注意到,一批經過挖掘整理的珍貴圖書重見天日,而一些流傳已久的經典古籍,則因注入當代元素充滿了創新意味。
在中國書店出版社展位,此次展示的新書有110種,不少都是新近整理出版的古籍。其中,《中國版畫史圖錄》原裝五函二十冊線裝本素面朝天,但又獨顯莊重之氣。中國書店出版社副社長豈航介紹,短短兩天時間,定價1800元的這套書已訂出1000套。
據了解,從1940年起,鄭振鐸在上海“孤島”的艱苦環境中,開始了《中國版畫史圖錄》的自編自印工作。鄭振鐸曾說:“二十幾年來,我專意搜集我國版畫,所得附插版畫之圖籍在三千種以上。所見所得單幅之年畫亦不下二千幅。有見必收,有聞必錄,在各公私圖書館及各收藏家所攝得之版畫影片亦盈數篋。近發奮聚集所得之材料,編為《中國版畫史》四冊、《中國版畫史圖錄》二十冊……”豈航說,文中提到的《中國版畫史》四冊由于種種原因未能完成;與之配套的《中國版畫史圖錄》最終獨立出版,但由于經歷戰亂,這套書所留下來的版本極少。
此次展示的《中國版畫史圖錄》全套書,其中,十六冊版畫集用上好的乳黃色羅紋紙珂羅版影印、四冊《十竹齋箋譜》以傳統木板水印技術刷印,共收錄唐代至清代各類版畫近一千三百幅,內容涵蓋經史子集四部,是我國目前為止收錄數量最多的版畫圖錄。
北京崇賢館圖書有限公司展位,一函函線裝書《山海經》《莊子》《道德經》《論語》或藍或紅的單色封面,銀色的書名,加上考究的函套,在多寶格里展露出獨有的雅致。打開藍色封面的《山海經》,滿目是豎排的繁體字,紙張采用的是手工宣紙。和傳統影印版相比,這套線裝書新增了古版畫,老虎、人物惟妙惟肖;歷朝歷代的批注更增添了整套書的文化韻味。該公司運營總監白劍峰說:“我們采用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古字庫,在傳統中不失創新,無論是排版還是裝幀設計,都能讓現代人體會到閱讀快感。”
作家:將來文學是制作出來的
前天在書博會上舉行的第五屆讀者大會,匯集了王蒙、張賢亮、于丹、葉永烈、九把刀等著名作家,場內有600余名讀者與作家進行互動。
說到文學這個話題時,葉永烈告訴大家他走上文學路的淵源。上小學時,葉永烈作文并不好,還曾拿過40分。“我喜歡寫作是因為在小學五年級的時候,人家告訴我,你把稿子投進信筒,如果寫得好報上就能登出來。”葉永烈真的寫了一首詩,寄了出去。過了幾天后,他收到一封信,信封上寫著:“葉永烈小朋友收”。從此以后,葉永烈喜歡上了文學,迄今為止已經發表作品180多部。
關于閱讀的方式,作家們有不同的選擇。于丹說:“雖然這是一個電子閱讀的時代,但是翻紙質圖書的感覺還是讓我很留戀。同時,我也常常帶著筆記本、帶著手機閱讀。”而葉永烈執著堅守在紙書世界中,“我家有5萬冊書,有40多個書柜,我最喜歡的事情就是坐在我那個書桌前愜意地讀書,真的是日坐書城不厭倦。”
盡管有很多人和葉永烈一樣為文學而癡迷,但是作家張賢亮堅信,隨著科學技術的進一步提高,人們的閱讀方式轉變了,尤其是微博、iPad改變了人們的閱讀方式,寫作方式也會發生巨變。現在看哈利·波特系列電影的人比看原著的多100倍,看《紅樓夢》電視劇的人比讀原著的人多100倍。“將來的文學不是寫作出來的,而是制作出來的。作家們大可放心,人們會看經過大制作轉化成新形式的作品。”張賢亮大膽預測道。
讀者:全國首評讀書人物
書博會舉辦期間還上演了最感人的一幕,一位坐著輪椅的40歲婦女講述了她的讀書經歷。她叫陸夢蝶,來自寧夏銀川永寧縣勝利鄉農村,她的故事惹得不少人現場落淚。
由新聞出版總署印刷發行管理司和北京市新聞出版局聯合開展的“十大讀書人物”評選,最終揭曉的十大讀書人物都是基層讀者,除了陸夢蝶外,還有只有初中文化水平卻堅持自學30年,并最終獲得2010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的四川富順縣農民陳炳金,也有小學閱讀推廣專家、深圳后海小學前校長袁曉峰等。這也是全國首次開展此項活動。
來到頒獎典禮現場的陸夢蝶說,7歲時她在村里看到了一本《西游記》中冊,從此打開了一個全新的世界。陸夢蝶15歲患上關節疾病,就在那一年她從借到的雜志上看到了時裝設計,從此萌生了當時裝設計師的夢想。懷揣夢想,她帶病上學,一路踉蹌讀完了天津科技大學乳品專業。
然而,噩夢接踵而至,2001年,陸夢蝶病癱,遭遇了失業、離婚之痛,“我像僵尸一樣,整天躺在床上,整整有半年時間。”但兒時堅持的讀書習慣救了她。2002年,陸夢蝶不斷在讀過的書里反芻,她甚至為了生存而開始寫作。
“我的手連筆都捏不住,我就努力把右手握成拳頭,壓在背后;壓一段時間,再讓媽媽幫助把手放出來。一次次反復地鍛煉后,我的右手終于又能寫字了。”身已殘疾的陸夢蝶不斷有作品面世,其中有自傳性散文集《夢隨蝶舞》、新農村短篇小說選《偶是農民》、長篇愛情小說《水晶綠》。
陸夢蝶不僅自己讀書、寫作,還影響了更多的村民,她在家里開辦的“田野書舍”已成為村民離不開的伙伴。(記者 路艷霞)
相關新聞
首都出版發行聯盟書博會上首次露面
為期4天的第二十二屆全國圖書交易博覽會今天在銀川國際會展中心落幕,古香古色的北京館以其恢宏大氣、又不失簡樸的獨特風格,在整個展館中格外顯眼。
北京館由市新聞出版局主辦,占地面積800平方米,共有90個展位,23家出版發行單位共組織了6000余種出版物參展。北京館分為主題展示區、數字發行展示區、出版物訂貨展銷區三個部分。主題展示區包括“首都出版發行聯盟”、“中國出版創意產業園區”、“北京市讀書益民工程”、“北京閱讀季”、“‘悅·讀’讀書風景攝影展”等主題展。據悉,這是首都出版發行聯盟首次在全國書博會上亮相。
北京出版集團作為首都出版發行聯盟的核心單位,帶來各類圖書2000余種,其中還有精心推出的原創精品圖書。該集團推出的具有較高學術價值的“官德”文化典籍——《中國古今官德研究叢書》以及少兒科普力作《天才教授》系列叢書等在書博會上很受讀者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