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新聞 > 正文

北京將給長城“減壓”

2012-06-09  來源:新華網北京頻道
[字體: ]

 6月9日是全國第七個“文化遺產日”,北京市文物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北京將逐步開放部分未開放長城段,增加部分景區長城的開放面積,分散與日俱增的游客數量,給現有開放段長城“減壓”。

    北京市文物局局長孔繁峙表示,近幾年,北京市每年投入數千萬元專項資金用于長城修繕,已基本消除安全隱患。經過修繕和安裝必要的安防設施,北京市將逐步開放黃花城長城、河防口段長城,增加慕田峪、八達嶺等景區長城開放面積。其中,河防口段長城旁將修建棧道,游客可在棧道近距離欣賞長城,避免因攀爬帶來的破壞。

    據了解,目前北京市長城開放段長約30公里,景點主要包括八達嶺、慕田峪、司馬臺、居庸關等4處,但面臨的考驗日益嚴峻。近年來上述長城段接待游客數量猛增,每逢周末、節假日,常常出現人挨人、人擠人的“超負荷”狀況。此外,越來越多的游客無序攀爬尚未開放的“野”長城,使部分長城段落損毀嚴重。

    根據國家文物局最新公布的長城資源調查和認定結果,分布在全國1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歷代長城總長度為21196.18千米,其中北京歷代長城總長度約600千米,含明長城北京段約550千米、以齊長城為主的早期長城約40千米。目前,長城北京段的整體保護狀況較好,只有部分段落亟須搶險加固。

    北京市文物局文物保護處處長王玉偉介紹,在這次長城資源調查中,北京發現了一些新長城點段,有的隱秘在叢林深處,有的位于更雄偉的墻體建筑一側,一度被忽視。

    據介紹,目前北京市正在創建“數字長城”數據庫,該數據庫將逐步對不同人群開放。文物部門利用網上的數據就可以設計長城修繕方案,而目前制定修繕方案前必須先進行實地考察,費時費力。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