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新聞 > 正文

神九天宮今日12時手控對接 容易出現三種偏差

2012-06-24  來源:新京報
[字體: ]

 昨日下午,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發言人宣布,經天宮一號與神舟九號載人交會對接任務總指揮部研究決定,計劃于今天12時許實施天宮一號與神舟九號手控交會對接。

140米停泊處轉為手動控制

“手控”交會對接是此次航天員要完成的最為重要的任務。據悉,只有突破和掌握有人參與的手控交會對接技術,才能說中國全面掌握了空間交會對接技術,今日的這一刻,定將是被載入史冊的一幕。根據安排,今日3名航天員將起個大早,開始做手控交會對接的準備工作。

據悉,航天員手控交會對接的主要過程是:3名航天員返回神九飛船,依次關閉各艙段艙門。神九自主撤離至天宮一號約400米處,然后自主控制接近目標飛行器,在140米處停泊,轉由航天員手動控制。

航天員通過操作姿態和平移控制手柄,瞄準目標飛行器十字靶標,控制神九逐步接近天宮,在20米左右的距離時,其速度達到0.15米/秒左右。

對接成功后,將航天員進行第二次訪問天宮一號的任務,包括飛行器照料與管理、航天員健康保障(醫監醫保和失重防護鍛煉)、航天醫學空間實驗及飛行器試驗,并開展個人生活照料等。

3名航天員身體狀態良好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稱,自6月18日天宮一號與神舟九號成功實施自動交會對接、航天員飛行乘組首次進駐天宮一號以來,組合體運行正常,3名航天員狀態良好,各項科學實驗順利實施,實現了短期有人照料的組合體飛行,達到了預期的目的。

目前,天宮一號與神舟九號實施分離及手控交會對接準備就緒,地面測試系統工作正常,滿足手控交會對接任務要求。

■ 揭秘

1 手柄特殊設計可防誤操作

據悉,此次“神九”上的人控交會對接系統的主要組成包括:電視攝像機、靶標、綜合電子顯示屏、控制手柄等。

電視攝像機安裝在飛船上,提供從“神九”上觀察“天宮一號”的圖像,并傳送到安裝在“神九”上的綜合電子顯示屏幕上。

靶標安裝在“天宮一號”對接機構附近,由一個背景方盤和一個伸出的十字架組成。綜合電子顯示屏顯示電視攝像機觀測到的圖像,控制手柄主要用于航天員對“神九”的姿態和位置運動的控制。

據神舟九號飛船GNC分系統主管設計師李志宇介紹,為了便于航天員操作,手柄設計上有防誤操作,航天員不小心碰到手柄不會影響到操作性能。

此外,為了便于航天員辨識,手柄經過了特殊設計,航天員即便是戴著手套也能靈敏地感受到操作擋位。

2 手控對接容易出現三偏差

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副主任白延強說,“神九飛船和天宮實驗室飛行速度每小時超過上萬公里,重量在8噸到9噸,對接時候要求接近的相對速度是0.2米/秒,角度偏差1°之內,橫向偏差在0.2米到0.3米。”白延強說,這就要求在對接過程中,嚴格控制高速飛行器的誤差。

“這就像天宮上有個靶子,對接就是要像槍一樣打中瞄準心。”白延強說,對接很容易出現三種偏差,“一是左右上下的俯仰偏差;二是位置偏差;三是發生了旋轉,產生了姿態的偏離。”因此,要求航天員對這六個自由度的偏離有很好的把握。

飛船系統總指揮何宇比喻道:“神舟七號航天員還是在‘坐飛船’,從發射到返回都采用自動控制,不需要人手動干預。而神舟九號進行人控交會對接,對航天員來說就已經是在‘開飛船’了。航天員要掌握飛船姿態和軌道的控制權,就如同我們開車,既要控制方向,又要控制速度。”

手控交會對接帶來的另一個難點是,航天員在地面的訓練雖然是仿真的,但地面環境與太空畢竟不是百分之百相同。“這就要求航天員對天地差異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據新華社電

■ 花絮

航天員端午節太空送祝福

昨日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端午節,正在太空執行首次載人交會對接任務的航天員景海鵬、劉旺、劉洋,以獨特的方式向全國人民、全球華人送來了太空的節日祝福。

“在端午節這個中華民族傳統的節日里,我們3名航天員在太空祝全國人民、全球華人,節日快樂!”

23日12時,三名航天員結束了上午的工作,準備午餐,天地通話系統正式聯通,工作人員依次向3名航天員表達節日的祝福。

通話結束后,景海鵬在飛行手冊上寫下了節日的祝福,三名航天員分別在上面簽名。

此外,三名航天員還品嘗了專門為他們精心準備的節日食品——八寶飯。

航天員中心航天食品與營養研究室主任陳斌,在天上不能吃粽子,就以吃八寶飯的形式來慶祝端午節。而主菜上也有特殊安排,比如說紅燒肉、干燒杏鮑菇、魚香肉絲、燒烤牛肉、蘑菇雞塊等。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