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huán)境保護 > 環(huán)境新聞 > 正文

達沃斯論壇釋放經濟刺激信號

2012-09-13  來源:新京報
[字體: ]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論壇上表示,適時動用萬億財政余額;林毅夫建議新一輪經濟刺激

    超2000人的參會嘉賓、七位國家元首、眾多政府高官和頂尖學者這兩天齊聚天津夏季達沃斯論壇。大家都在尋找同一個問題的答案:中國如何穩(wěn)增長。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的發(fā)言無疑是最受關注的:“經濟增速仍保持在年初確定的預期目標區(qū)間內,并已經呈現出緩中趨穩(wěn)的態(tài)勢。隨著近期密集出臺的政策措施落實到位并發(fā)揮作用,中國經濟有望進一步趨穩(wěn)。”

    也是在達沃斯論壇上,前任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表示,當年4萬億元的基礎設施投入幫助中國走出了危機,去年中國的通脹率相對全球也較低。他建議,中國可以考慮再來一輪新的經濟刺激。

投資在短期內仍是拉動經濟、擺脫危機的重要工具 ——前任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在2012夏季達沃斯論壇上表示

    “穩(wěn)增長彈藥充足”

    根據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當天發(fā)布的《2012-2013年全球競爭力報告》,中國排名從去年的26位下降到29位,這也是近幾年來中國的競爭力排名首次出現下滑。

    8月的一組數據顯示,拉動中國經濟的三駕馬車:出口、投資和消費均沒有明顯回暖的跡象。

    宏觀數據黯淡促使投行紛紛調降中國GDP增速預估,但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明確表示,中國經濟增長仍在預定目標內,有望進一步趨穩(wěn),而且“穩(wěn)增長”彈藥充足。

    以何種方式穩(wěn)增長?達沃斯論壇上,多位學者開出了“加大基礎設施建設”這一藥方。

    經濟學家李稻葵建議,未來還應大規(guī)模推出民生性基礎設施建設,中國政府甚至應該通過多發(fā)行一些國債來直接進行投資。“中國基礎設施投資還遠遠不夠,民生類投資哪怕是每一分錢都是有用的,都是值得的。”李稻葵稱。

    林毅夫的觀點相同,他認為,投資在短期內仍是拉動經濟、擺脫危機的重要工具。中國經濟目前面臨的問題主要是出口疲軟,同時,四萬億元計劃項目也大多走向尾期。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可以考慮再來一輪新的經濟刺激。

    4萬億刺激計劃再來?

    上一周,國家發(fā)改委兩天內密集發(fā)布了批復的60個基建項目,總投資規(guī)模超萬億元,被外界擔心是否是2009年“四萬億”計劃的重現。

    匯豐大中華區(qū)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稱,加緊相關基建項目批復速度表明政策層面充分意識到了提升基建投資在穩(wěn)投資、進而穩(wěn)增長中的關鍵作用。未來大量基建項目集中開工,需要財政及融資層面的支持。

    不過,在金融危機時期推出的四萬億刺激政策在有效拉動經濟增長,幫助中國擺脫危機的同時,也被一些學者認為帶來了產能過剩,及房地產投資泡沫等大量問題,至今仍未得到完全消化,副作用明顯。

    溫家寶則在達沃斯論壇上表達了對上一輪4萬億刺激計劃的肯定。“正是因為當時的果斷決策和科學應對,我們才避免了企業(yè)倒閉、工人失業(yè)、農民返鄉(xiāng),繼續(xù)保持了中國經濟發(fā)展的好勢頭,維護了社會和諧穩(wěn)定,防止了現代化進程出現大的波折。”

    不少金融機構對中國進一步的刺激計劃抱以厚望。

    此前,瑞信駐香港經濟學家陶冬甚至發(fā)布研究報告預測,中國為應對經濟放緩而出臺的刺激措施規(guī)模可能將高達2萬億元人民幣,是2008年刺激規(guī)模的一半。

    貨幣政策表現謹慎

    不過,不同于上一輪刺激計劃,貨幣政策一直表現謹慎。

    事實上,在本輪的穩(wěn)增長中,央行對有宏觀調控巨斧之稱的存款準備金率保持謹慎態(tài)度。在過去的12周時間里,央行一直采用逆回購這一更加溫和的調控手段向市場注入流動性。

    而在2008年的刺激計劃中,信貸刺激“功不可沒”。2008年到2010年,央行曾經多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和降息。

    鑒于上一輪刺激政策所帶來的負面效應,林毅夫也認為,這輪經濟刺激要更多依賴于財政支出,而非信貸增長。“在此次發(fā)改委批復的項目中,很多是改善內地城市的基礎設施項目,且這些項目依賴財政支出而非信貸,有利于避免當年信貸迅速增長造成的通貨膨脹等副作用。”林毅夫說。

    溫家寶的表態(tài)也釋放出財政政策將擔大任的信號。

    溫家寶表示,到7月底財政收支相抵還有1萬億元余額,歷年結余的還有1000多億元穩(wěn)定調節(jié)基金。“我們將適時地將它作為預調微調的措施,以推動經濟穩(wěn)定增長。”新京報記者 蘇曼麗

    ■ 名詞解釋

    逆回購

    所謂逆回購,是“正回購”的反過程,簡單地說就是央行用現金從銀行手上回購央票等票據,以向市場注入流動性。(蘇曼麗)

    ■ 機構分析

    “財政政策支持力度有望加大”

    針對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達沃斯論壇上的表態(tài),多家金融機構昨日發(fā)布分析報告, 對中國進一步的刺激計劃抱以厚望。

    昨日,中金公司發(fā)布最新的題為《財政政策支持力度有望加大》的宏觀分析報告,報告稱,未來財政政策的擴張空間較大。同時預計在今年余下的時間里,政府財政支出將大于收入2萬億元,意味著政府部門對私人部門凈投放資金,財政政策體現出明顯的擴張效應,推動基建項目等投資的開展。

    昨日,中原證券則認為,總理的最新表態(tài)顯示出高層未來可能將繼續(xù)出臺一系列穩(wěn)定增長的相關措施,A股市場12日給予了較為積極的響應。但同時,一系列經濟數據顯示國內經濟依然步履蹣跚,投資者仍在等待經濟拐點的出現。預計未來市場在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刺激下有望再度展開反彈走勢,上證綜指前期阻力區(qū)域2250 點附近可能會遭遇較為顯著的壓力,但震蕩反彈的趨勢不會輕易改變。

    昨日,交銀國際表示,經濟增速明顯加快的可能性也是不存在的,因為此次政府刺激經濟的力度將是比較溫和的。

    事實上,此前早在8月22日,國際評級機構標準普爾就曾發(fā)布一份題為《中國在刺激經濟方面還有足夠能力》的報告。標普分析師陳錦榮指出,中國政府保有適時采取必要措施支持經濟成長的巨大能力,部分原因在于中國政府手中仍持有數目可觀的金融資產。新京報記者 李媛

    ■ 媒體評論

    目前人們關心的一個重要問題是:中國能否順利度過目前的“增長困難期”,這個問題的答案將牽涉到世界經濟近年的走勢。

    ——英國《金融時報》9月11日表示

    中國總理和中國最優(yōu)秀的經濟學家依然對自己國家經濟持有積極的看法,這表明至少在心理層面,中國并未向各種消極的背景因素低頭。

    ——法新社9月11日評論稱

    此番第二輪政策寬松/刺激措施將集中在兩個方面:改善城市基礎設施以及增加土地供應。我們認為,這批新措施的方向是正確的,因為增加住房供應量和改善城市基礎設施是遏制房價上漲、加快城市化進程及提高社會福利的兩個最佳途徑。

    ——福布斯中文網9月10日表示

    中國國家發(fā)改委九月初批準了多個項目,關鍵問題在于資金。有關方面沒有公布具體細節(jié),上一輪刺激資金運用不當所產生的壞債,意味著中國各銀行資產質量快速惡化,這將抑制它們的放貸意愿。

    ——《金融時報》Lex專欄9月10日表示

    

發(fā)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