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吊裝,花籃與底座成功“牽手”。
提示牌將小客車引導進入免費通道。
昨天凌晨,為迎接國慶而擺放的天安門中心廣場立體花壇開始安裝。今年國慶花壇的主題是一個凈高13米的巨型花籃,籃盤直徑為11米,這也是迄今為止天安門廣場所布置過的最大花籃。
今年國慶花壇與往年不同,為了不影響白天正常的游覽秩序,首次在廣場外進行花籃的組裝,組裝完畢后,再運往廣場中心進行安裝,并進行花壇花卉的布置。
昨天凌晨1點,花籃被運至天安門廣場中心,經過吊裝、下落等一系列高難度“動作”,1時27分,與早就“等候”在那里的花籃底座成功“牽手”。
今年國慶花籃采用規則的橢圓形造型設計,通體中國紅,配合金色紋絡,盡顯莊重華貴之氣。籃體鑲嵌三組“祝福”、“祖國”字樣的亞克力燈箱,表達全國各族人民歡慶祖國63周年華誕之意。“花籃”底面布置一品紅和小菊組成的如意圖案,坡面延伸花壇直徑達50米,將花籃烘托得更加喜慶熱烈。花籃所用的花卉有牡丹、玫瑰、向日葵、百合等16種之多。
今年花籃選取牡丹、桃花、紫藤、百合等中國傳統特色的花材,采用國際流行的慶典花籃制作方法,經國家級插花大師精心指導,表現出既喜慶熱烈又典雅大氣的藝術效果。據悉,花壇的整體擺放工作將在27日完工,花壇展示延續至“十八大”閉幕以后。
>>揭秘花朵變肥料循環再利用
作為花籃的核心,今年的花更有講究。去年已經過了盛放期的草花,都變成了今年花壇的肥料;去年剛剛進入花期的多年生花卉,今年會在花壇中開得更艷;去年開始采用的“滴箭”養護,也將被一層層埋入花壇內部。
有了“滴箭”,負責灌溉養護的工人不用再捏著膠皮管子對花一陣猛噴,而是全面采用滴灌方式。每個花盆中都有一個與滴灌管道相連的“滴箭”,通過這些小細管兒,植物缺水時就可自己吸取主管道里的存水。無論是喜水還是喜旱的花卉,都可以自己“喝水”,花壇可節水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