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新聞 > 正文

金融街擴容百萬平方米 為金融機構入駐提供空間

2012-09-24  來源:北京日報
[字體: ]

 瑞士銀行等10家金融機構新近入駐 拓展工作順利推進

    寸土寸金的金融街,正在千方百計地為金融機構入駐提供空間。目前已實現百萬平方米的空間大拓展。昨天,記者從西城區政府獲悉,隨著拓展工作的順利推進,金融街總部機構聚集功能進一步強化,金融業發展強勁勢頭進一步凸顯。上半年,金融街新入駐金融機構10家,包括中國移動通信集團財務公司、瑞士銀行(中國)有限公司等知名企業,實現三級稅收2026億元,占全區三級稅收的83.3%,占全市三級稅收的35.4%。

    金融街上的高樓大廈中匯聚了全球數百家金融機構。其中,單是英藍大廈一棟,就聚集了高盛集團、摩根大通、羅斯柴爾德銀行、黑石基金等42家知名跨國金融公司,躋身世界進駐頂尖金融機構最多的大廈之列,被經濟學家譽為:一棟樓匯聚了“半條華爾街”。

    令人驚喜的是,在金融機構如此密集的情況下,今年上半年,又有中國移動通信集團財務公司、瑞士銀行(中國)有限公司等10家金融機構入駐金融街。截至二季度,金融街內共有法人單位862家,金融從業人員近17萬人。這條被高樓大廈重重包圍的街道,似乎已經無法承載更多機構入駐。

    “拓展是刻不容緩的。”西城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越來越多的企業入駐金融街,原規劃1.18平方公里已不能滿足企業發展需求,該區計劃將金融街核心區以原規劃的1.18平方公里為基礎,向東、西、南拓展約1.41平方公里,使核心區面積達到2.59平方公里。眼下,拓展工作正在有序進行。“為了增加絕對面積,西城已規劃了復興門地塊改建、35中遷址等17個項目。”西城區相關負責人說,最早啟動的是月壇南街地塊改建工程,目前已有很大進展。

    絕對面積拓展的同時,金融街還在積極盤活存量資源。西城區針對街內現有辦公資源和產業發展,規劃開展“騰籠換鳥”的置換工作,將金融業以外的產業遷出,騰出空間容納金融機構入駐。今年上半年,西城區與幾家駐區大企業正式簽署《合作備忘錄》,達成了關于辦公樓宇置換、土地資源開發等多項共識。近年來,金融街通過增量資源拓展和存量資源置換,新建了一批寫字樓項目,置換了一批高端商務樓宇,實現了百萬平方米的空間大拓展。

    拓展中的金融街,今年以來顯示出強勁的發展勢頭。目前,金融街已發展成為首都乃至全國高端產業最密集的金融功能區,區域內金融資產規模達到61.3萬億元,占全國總量的近一半。最新的監測數據顯示:作為首都金融主中心區,全市近一半的金融業增加值、超過三分之一的稅收來自金融街。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