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新聞 > 正文

王安順:十八大報告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行動指南

2012-11-11  來源:北京日報
[字體: ]

  王安順參加北京團分組會討論時說十八大報告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行動指南

    11月8日,王安順代表在北京團分組會討論時強調,黨的十八大是在我國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性階段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對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胡錦濤同志作的報告,實事求是地總結了十七大以及十六大以來十年的工作,科學分析了當前面臨的國際國內形勢,創造性地提出了新時期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基本要求,對今后一個時期黨和國家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體現了理論性與實踐性、繼承性與創新性、指導性與可操作性的高度統一,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的政治綱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行動指南。我完全贊同并堅決擁護這個報告。

    王安順說,我認為報告有這樣幾個突出的特點:一是主題鮮明、立意高遠。報告以簡明凝練的語言,闡明了旗幟、道路、精神狀態和奮斗目標,發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動員令。二是鼓舞人心、催人奮進。黨的十六大以來的十年,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攻堅克難、開拓創新,黨和國家的各項事業,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改革發展穩定各個方面,欣欣向榮、捷報頻傳、蓬勃發展。正如報告所講的,十年來邁上了三個大臺階。這十年是輝煌的十年、偉大的十年,是在黨的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十年。三是與時俱進、繼往開來。十年來中央科學把握黨所處的歷史方位,根據形勢和任務,勇于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形成和貫徹了科學發展觀。報告把這一重大理論創新,同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一道,作為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完全符合廣大黨員干部群眾的心愿,必將極大地推動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的發展。四是心系群眾、關注民生。報告通篇體現了以人為本、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思想,反映了中央想問題、做決策、辦事情,處處尊重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依據群眾的熱切期盼,解決群眾的實際問題,必將得到廣大群眾極大的擁護。

    王安順說,從北京看,十六大以來的十年,是改革開放以來發展最快、成效最好、群眾得到實惠最多的十年。從發展的總量看,今年預計可以達到2002年的4倍多。從發展的速度看,經濟發展年均增長11.4%,是改革開放以來發展最快最穩的時期。從發展的結構看,去年全市第三產業所占比重已經達到76.1%,比2002年提高了7個百分點,接近了發達國家的水平。從發展的質量來看,去年全市人均GDP達到了1.26萬美元,相當于2002年的3.4倍,萬元GDP能耗由2002年的1.03噸標煤下降到去年的0.43噸標煤。從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看,近十年來廣大群眾的收入水平,社會保障水平,住房水平,衣食住行都有了極大的改善。北京市之所以能取得這樣的成就和進步,最重要的就是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把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落實到了首都工作的全過程和各個領域。

    王安順說,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就要進一步增強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主動性、自覺性,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抓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以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打好轉變發展方式的攻堅戰;抓“四個服務”,做好服務這篇大文章,努力把搞好服務融入到首都規劃、建設、管理以及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和全過程,在服務國家發展中實現北京更好的發展;抓創新驅動發展,加快形成首都創新體系和創新驅動的發展格局,在建設創新型國家戰略中發揮支撐作用;抓城鄉統籌發展,提高首都發展的整體實力;抓生態文明建設,切實從思想上提高對生態文明建設重要性的認識,把生態文明建設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緊密結合起來;抓改革開放,以更大的力度加強制度建設,構建完善的制度體系,通過制度建設,提高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等各領域的發展活力;抓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堅持把改善民生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同時,要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加快形成“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管理體制”,提高社會管理的科學化水平,營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王安順說,總之我們要按照十八大的要求,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解放思想,改革開放,凝聚力量,攻堅克難,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不斷為國家發展和人民幸福再立新功。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