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系統生物學英文著作《中醫藥系統生物學》近日在國內外公開發行,該書突破西藥研究的“點-點”傳統研究模式,首次提出“系統-系統”的研究模式、方法與技術,并將其應用于中藥復雜藥物系統與生物系統(人體和實驗動物)之間相互作用的研究。
該書作者、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羅國安在9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說,系統生物學是由人類基因組計劃的發起人之一、美國科學家萊諾伊·胡德最早提出的,是生命科學研究領域的一門新興學科,它研究的核心是基因組學、蛋白質組學和代謝組學。
羅國安表示,《中醫藥系統生物學》是用現代科學技術講述中醫藥原理,基本講清了中藥的化學物質基礎和中醫藥作用機理。該書把中西醫結合起來,既有整體的看法,又有局部的細節,就是把整體的表征和局部的特征結合起來,這也是東西方醫學應走通過結合、整合到融合的道路。
據介紹,該書長達515頁,由國際著名科技出版社約翰·威利(John Wiley)出版社正式出版。書中以大量篇幅詳細闡述了中醫藥系統生物學的形成、演變和研究內容,并通過臨床的實際事例糖尿病腎病的系統生物學研究,以及實驗室研究事例中藥復方雙龍方的整體系統生物學研究等應用實例,生動講解和驗證了“系統對系統”研究模式的可行性和優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