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龍潭廟會上,來自浙江的非遺項目“平湖九彩祥龍”正在進行表演,贏來了圍觀游客叫好。
“離上次表演已經18年了,不知道18年前刻著‘平湖九彩龍’的紀念石碑還在不在?”昨日上午,在龍潭廟會袁廟廣場表演完“九彩祥龍”后,舞龍頭的姜師傅感慨,龍潭廟會變化大,但唯一沒變的,就是濃濃的年味兒。
作為浙江非遺項目的“平湖九彩祥龍”,1995年曾受邀到龍潭表演,姜師傅是唯一一名參加兩次表演的隊員。
上千游客圍觀舞金龍
“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龍潭公園與“龍”也有著深厚淵源,因此花會表演中的舞龍節目特別受推崇,這不來自浙江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平湖九彩祥龍”,就受到了游客的熱烈歡迎。
據了解,平湖九彩祥龍表演團隊有45名演員,既有9人組成的金色大龍,也有1人1龍、3人1龍、5人1龍。另外,還有形式不一的紅、黃、白、藍、粉、紫、綠、黑8條彩色小龍。
整個演出突出“神”、“活”、“靚”、“秀”的特點,舞出了金蛇狂舞鬧新春的喜慶氛圍,表演一開始,就贏得了觀眾的陣陣熱烈掌聲。
表演精彩,人氣就旺。沒幾分鐘,袁廟廣場周圍,就聚集了上千游客,圍觀“九彩祥龍”。
據龍潭廟會組委會介紹,這不是“平湖九彩祥龍”第一次廟會表演,早在1995年就應邀參加過公園舉辦的“全國優秀民間花會”的演出,并獲得了“優秀獎”和“表演獎”。姜師傅是隊伍中唯一一位參加過兩次表演的演員,已經舞了20多年“龍頭”的他,看到觀眾對這項表演如此滿意,不禁回想起了當年第一次來演出的場景,還想去看看當年刻下的表演紀念石碑。
高科技游藝項目受熱捧
除了精彩繽紛的傳統花會表演,今年龍潭廟會游藝區內還推出了3D、5D、6D等高科技游藝項目,其中當屬“太空梭”3D游藝項目最受游客歡迎。
據經營者稱,“太空梭”其實就是模擬的太空飛行器,隨著“太空梭”的晃動,在里面的游客可以感受到3D效果,比如“太空梭”內屏幕上放映的是“過山車”片段,坐椅就會配合影片內容起伏,讓游客感受到坐“過山車”的情景;如果里面放的是賽車片段,游客就能感受到像真實場景中賽車一樣,急剎身體會前傾、轉彎身體也會隨著移動。另外,在廟會上,游客還可欣賞到5D和6D電影,但均因票價稍高,游客光顧的并不多。
【北京國際雕塑公園廟會】
耳朵拉汽車展天橋絕活
昨天北京國際雕塑公園第五屆“新春文化廟會”上,集民間花會、天橋絕活、非遺展演等民俗特色文化活動于一體的演出也吸引了眾多游客駐足。
“別老看著呀,上來坐坐。”昨天下午在廟會區,十來個轎夫對著游客高喊,在他們賣力吆喝下,不少游客被吸引前來。
一有游客上轎,喜慶具有民族風情的音樂立馬響起,十來個藝人開始跟著音樂節奏扭擺,還不時地讓游客一起進來跳,藝人邊跳邊喊:“轎子坐一坐,來年發大財哦。”游客紛紛大笑,跑上去和藝人拍照。
這一招也吸引了不少游客等候,生意好了,藝人扭得更歡了,領頭的“媒婆”更是笑出了“金牙”。
在另一側,也圍了大量的游客,原來是一位天橋老藝人后代在表演耳朵拉汽車,只見一根繩索兩頭分別系在藝人的耳朵和汽車上,他吸了口氣,大喝一聲,汽車緩緩拉動,眾人紛紛鼓掌叫好。
“媽媽,這是真的嗎?他都不疼”一位小朋友很不相信地問媽媽,逗得他媽媽一直笑。
這只是一方面,據悉,本屆廟會,天橋后代藝術團還為游客表演了原汁原味的老北京天橋絕活。刀槍劍戟、軟硬功夫輪番登場。除了單耳拉汽車,還有氣斷鋼鏈、鞭技、中幡、海底撈沙等拿手好戲。
【東岳廟廟會】
高蹺走獸首次來京表演
昨日,東岳廟第十五屆春節文化廟會上,山西省稷山縣清河鎮陽城村登臺獻藝,高蹺走獸是山西社火代表之一,是廟會祭祀活動游行表演時的一種主要節目形式,這也是高蹺走獸表演首次亮相京城。今日,高蹺走獸將繼續在東岳廟表演,直到正月初六。
東岳廟位于北京朝外大街神路街北口,昨日上午10點,四只造型各異的怪獸登上舞臺,形象逼真。
凜冽寒風中,獸身上的兩人穿著單薄,踩著一米多高的高蹺,裝扮成騎獸狀,表演著各種動作姿態,引來不少游客駐足,等待高蹺走獸表演。
隨著鑼鼓聲響起,引領高喊一聲“走”。四只怪獸先后登臺,均由神話演變而來,又各代表一個故事,獨角獸來自孟明尋父,黑貍虎是趙公明伐紂的故事,梅花鹿來自封神演義,鰲代表著魁星點元。
除了怪獸的形狀各異外,騎獸人臉上還畫著各種顏色的臉譜。騎獸人踩著高蹺,步伐一致,時進時退。為表演更加精彩,兩只怪獸額頭觸碰,斗智斗勇。
據了解,山西清河鎮陽城村表演的高蹺走獸是全國獨一無二,延續三四百多年了,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平時在村中祭祀活動表演,該次是首次來京表演,表演時間是初一至初六。
■ 廟會人物
楚永彬 東城城管大隊和平里分隊副隊長
“兒子想我,8點就來廟會”
42歲的楚永彬,已連續8個春節沒在家過除夕了。
“兒子大了,年前就一直問,除夕能不能跟他一起放鞭炮,可實在是沒空。”楚永彬笑著搖頭,過年過節,都是他工作最忙的時候。
春節期間,楚永彬和同事們最主要的工作,就是保障地壇和龍潭兩大廟會、以及雍和宮周邊的市容環境,監控鞭炮燃放,避免無證照小商販占道經營。除夕那晚,楚永彬和同事匆匆吃完盒飯,就要開著執法車,在街面上巡防,要隨時發現并報告在禁放地區燃放煙花爆竹的情況,協助消防和公安部門,及時消除火災隱患。
凌晨兩點,炮聲逐漸平息,楚永彬回到駐地,和同事們吃上辭舊迎新的速凍水餃,和衣瞇一會兒,不到凌晨五點,大家又整裝開赴雍和宮,確保周邊商戶不要占道經營,或有游商兜售劣質香火。
早晨8時,楚永彬和同事回到地壇廟會。在廟會門口,楚永彬看到了兒子。“他們娘倆也來逛廟會,碰巧了,就說了幾句。”楚永彬笑著說,其實他心里知道,哪有那么早來逛廟會的,是兒子想爸爸了。
■ 廟會公益
臨時郵局寄百余“愛心包裹”
今年地壇廟會與中國郵政合作,首次推出百元愛心包裹捐助貧困學生宣傳活動。
愛心包裹一種是1000元的學校型,以學校所需要體育用品為主。一種是100元的學生型,包括文具、美術用品、玩具和生活用品。捐贈者可以根據地區、年級、性別等選擇捐贈意向,也可以由系統自動分配,受益對象主要為西部貧困地區農村小學生,包含新疆、四川、甘肅等地。
“為孩子做點事是應該的。”河南游客高先生毫不猶豫地捐購了一套。臨時郵政所員工說,每天都游客向災區的學生捐獻愛心,地壇廟會臨時郵政所已寄出100多份“愛心包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