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新聞 > 正文

硅谷科技園帶老外“回國”找合作

2013-04-29  來源:北京日報
[字體: ]

16家美國企業來華做路演,涵蓋移動互聯、節能環保、生物醫藥三大領域——

    硅谷科技園帶老外“回國”找合作

    剛剛過去的一周,一個來自美國硅谷的20來人組成的考察團,在北京、杭州等6個城市間來回穿梭。除了領隊是黑發黃皮膚的中國人,隨行的則是各種膚色、發色都有。與以往的很多國外考察團不同,參觀考察當地企業只在他們行程中占據很小的一部分,不過每到一處,他們都會為當地企業做一次生動的路演,展示自己帶來的新技術或者產品、項目。

    “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尋找與中國科技公司、投資人技術、資金或商業合作的機會。”考察團的領隊王旸告訴記者。

    來京找合作

    16家美高科技企業秀項目

    當你看到一個人頭戴黑色發帶,神情自若地把雙手交叉擺在胸前,看似安靜地盯著電腦屏幕時,他很可能并不只是在看視頻或是看靜止的網頁,而是在用自己的“意念”在大型對戰游戲里激戰正酣呢。

    在中關村發展集團的一間辦公室里,美國BCInet公司的湯瑪斯正在向在座的中方代表演示這一神奇的腦電波人機互動技術。

    頭戴一個兩指寬、裝有腦電波感應器的黑色彈力頭箍,湯瑪斯的眼睛注視電腦屏幕,屏幕中的游戲人物便敏捷地在迷宮中移動。

    “用腦電波控制電腦可比人手反應快多了,我們的技術研發人員用腦電波操作這款游戲,跟同時使用鼠標控制游戲的世界冠軍級玩家比拼,后來兩人對戰的結果不相上下。除了游戲類應用,這種顛覆性的人機交互技術解放了雙手和鍵盤,能夠讓身體殘缺的殘疾人也能自如地瀏覽網頁。”介紹起這項技術未來的應用前景,湯瑪斯如數家珍。

    “3個月后,我們的下一代技術原型就會開發完成,計劃在一年內盈利,希望能獲得500萬美元的融資,并希望與中關村的科技企業合作開發。”湯瑪斯介紹,由于團隊人員數量和精力都有限,他們只能專注于腦電波人機互動的核心技術本身。而下一步的應用研發同樣需要高科技公司做支撐,而他們希望這能由中關村的企業來合作完成。

    除了湯瑪斯的腦電波人機互動技術給人帶來顛覆性的體驗,不少來華“自薦”企業的技術含金量已經得到了美國市場上商業伙伴的認可。

    涵蓋互聯網與移動互聯網應用、節能環保和生物醫藥三大科技領域,此次來到中國的16家美國企業帶來的高科技項目個個都“來頭”不小,并且含金量頗高。

    不過,他們此行只有一個目標:找到能提供技術、商務合作的中國企業或單位。

    “入園都奔著中國來”

    一年60家美企入駐

    在北京的最后一場路演開始前,王旸的手機鈴聲響個不停。“10天前從美國出發時,我們的入駐企業是60多家,過兩天回去時,估計就能有70多家了。”王旸是中關村瀚海硅谷科技園區的總裁。也是這次美國企業“中國行”的領隊。

    在美國加州圣荷西市布洛洘路97號,有一棟占地25畝、建筑面積8000平方米、富有現代氣息的三層建筑。一層大廳擺著一塊顯眼的“Hanhai Z-Park”字樣的大圖標,這里就是中關村瀚海硅谷科技園。

    2012年,該園區由中關村管委會委托一家民營孵化器公司籌建和運營,是中國第一家在美國硅谷通過置業建立的高科技園區。將國外先進技術和高層次人才“引進來”,幫助中關村企業“走出去”,是科技園的兩大主要功能。

    一年來,園區已吸引了美國當地的入孵企業60多家,組織各種創業論壇、比賽和互動活動100多場,更有300多位創業者前來進行項目接洽。

    “入駐園區的企業有三分之二是華人創立的,但美國土生土長的創業團隊也越來越多。”中關村瀚海硅谷科技園資深項目經理朱檳告訴記者。如今,科技園已經與麻省理工和哈佛大學等孵化器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打通了美國東西兩岸的創業資源與人才通道。如今,60家入園企業中的10多家企業將日常辦公地點設在了科技園內,更多遍布在美國、加拿大各地的高科技企業則通過“虛擬入駐”的形式,通過瀚海的人才、信息、項目合作等服務與中關村“連通”。

    自付機票赴京“自薦”

    企業家們提前“補課”

    來中國一個多禮拜,在北京、杭州等6個城市馬不停蹄地奔走,平均一天有一場以上的項目路演。這樣的節奏,連隨從的年輕工作人員臉上都已現疲態,但大家卻依然興致勃勃。

    “這16家公司全都是初創型公司,有的公司技術研發、管理人員加起來只有三四個。與當地企業對接的行程安排得越緊,他們也越會覺得不虛此行。”朱檳說。雖然這些美國企業的住宿由瀚海在國內的合作單位承擔,但是來回的機票,全都是企業自己主動買單。湯瑪斯是直接與王旸一同從硅谷抵達中國的。還有不少企業,是聽到消息后,像“候鳥”般從加拿大、美國南部城市達拉斯、北部舊金山、東部等四面八方“飛”來中國的。16家企業代表中,有三分之一是非華裔的美國本土創業者。

    一家中國企業辦的孵化器,為什么能對美國本土創業者也有如此的號召力?

    “在入駐科技園之前,這些企業都是抱著一個明確的目標來的——來中國尋找市場和合作機會。”朱檳說,與遍布美國硅谷的科技園、孵化器相比,中關村瀚海硅谷科技園最獨特的優勢定位就是為當地企業提供與中國市場對接的橋梁。

    “中關村瀚海硅谷科技園是中關村創新力伸向海外的一個觸角,同時也為國外高科技企業、人才來中關村合作提供了便捷有效的‘窗口’。”中關村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說。在中關村瀚海硅谷科技園的帶隊下,去年年底已經有數家美國企業赴京考察、對接。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