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云加速器、諾基亞首個境外體驗創新中心等紛紛落戶北京
中關村西區丹棱街5號,樹木林立的中關村廣場南側,是微軟亞太研發集團總部所在地。在總部的北樓,樓上樓下都是微軟的核心研發部門,二層則是微軟的孵化器——微軟云加速器。
去年7月,微軟在美國境外幾乎同時設立了兩個國際級加速器。一個在以色列,這個全球除美國以外吸引風投最多的地方。另一個就在北京。無獨有偶,在10公里以外的中關村雍和園,另一跨國巨頭諾基亞也設立了其首個境外體驗創新中心,為應用開發者提供免費孵化服務。
住進孵化器里,房租全免,傳真機、打印機等公共辦公設備免費提供,還有國際頂尖科學家、行業專家充當創業導師。記者采訪后發現,這些跨國企業在北京辦起“洋孵化器”并免費提供各種辦公場地和資源,并非要做“活雷鋒”,而是被這里獨特的創新人才和創新資源吸引,尋味而來。
房租水電全免“秘密課程”隨便聽
本周,20家第二期的“學員”已經入駐快滿6個月,微軟加速器總經理林為千和同事們,開始在報名的上百家企業中篩選第三期的入駐企業。
推開玻璃門,迎面是一眼望不到頭的開放式辦公區域。身穿T恤、牛仔褲的年輕男女們坐在電腦前,不同圖形、結構在屏幕上翻轉、跳躍。
順著通道前行,辦公桌上方懸掛的一塊塊白云形狀的紙板躍入眼簾,紙板上是企業的LOGO,有“保益科技”、“樂享云創”、“斑馬騎士”等。“這些都是入駐孵化的企業,一共20家。”林為千說,這些企業是從150多家競爭者里邊,經過三輪挑選最終勝出的。
從事企業網站移動終端化的AllMobilize是入駐企業之一。“房租水電全免,還能免費享受微軟的云服務。”說起入駐的好處,公司CEO羅旭贊不絕口。“現在我們公司正處于快速成長期,每天新增三五十個注冊用戶,原有的服務器、系統性能會隨客戶劇增面臨巨大的壓力,使用了微軟提供的云資源后,需要投入的IT維護成本大大降低了。”
除此之外,為了幫助創業者解決技術、市場方面的難題,孵化器還請來了張亞勤、熊曉鴿、孫陶然等行業專家以及微軟的頂級科學家們來為他們擔當創業導師。
更讓羅旭和其他入駐企業興奮的是,在這里,他們還能接觸到微軟場景式開發、產品經理管理等課程。而這些全部都是微軟培訓內部核心人才時,才會用到的“秘密課程”。
提供豐富的軟硬件資源,卻分文不收,微軟會不會要求占有這些創業企業的部分股份做“分成”呢?
“微軟不要求我們一丁點兒股份,從入駐到6個月后從加速器畢業,不用向微軟付任何現金或股份。”從事視障群體科技產品開發的曹軍說起這點來,十分興奮。去年年底,已有10家創業企業從位于中關村西區的微軟加速器畢業。
孵化器“畢業生”或成微軟合作商
在商言商,如此“推心置腹”卻又不求回報,微軟到底圖什么?
林為千表示,微軟下如此大“血本”進行開發者扶持,也抱著一定的私心——就是將中國優秀的創新創業力量引入微軟創新體系。
云測網絡是去年12月剛從微軟云加速器畢業的第一批企業。雖然入駐時規模不大,卻是全球首家提供云端測試的服務提供商,開發者為手機、平板等開發應用時,不需要自己購買昂貴的測試設備,而是在線提交給云測網絡來完成測試。
在孵化的過程中,微軟發現,云測網絡能夠為微軟及微軟競爭者的云服務平臺提供性能檢測,幫助微軟完善云服務。所以目前雙方正在商談,云測網絡將很有可能成為微軟的云服務檢測提供商。
除了云測網絡,在微軟云加速器第一批畢業的企業中,博格創聯開發的“板報”平臺和另一孵化企業的產品,分別被微軟移動終端標志性的“格子”式桌面菜單列為其“第一封面”和“第二封面”,成為了微軟生態體系中的生力軍。
“微軟希望深入中國的創業生態鏈,鼓勵更多的創業者,使用微軟云計算平臺進行技術開發和創新。”林為千說。
洋孵化器意在爭奪國內創新資源
看中北京創新資源的,不僅僅是微軟。
在距離中關村西區不遠處的中關村雍和園,另一家跨國巨頭諾基亞剛剛接受了“中關村創新型孵化器”的授牌,并將在今年新建的諾基亞辦公大樓中,開辟800平方米的空間為開發者提供辦公場地、技術支持。
這個孵化器,同樣對創業者完全免費。
當提及為何在京設立孵化器,林為千坦言,中關村被稱為中國的硅谷,這里擁有全中國最適合創業的人才、技術和政策土壤。微軟經過調研,發現在IT、互聯網等數字新媒體行業被投的項目,有51%是在北京,而北京獲得投資的項目數更是排名其后幾個城市的總和。
“雖然他們不會從孵化器中獲取任何利潤,但融匯了眾多中國創新創意和創業者的孵化器,正潛移默化地為公司創造利益。”諾基亞體驗創新中心總經理傅雷說,中國的創新力非常超前,在諾基亞從硬件廠商向移動互聯網廠商轉型的過程中,“我們特別需要借助這里的力量”。
如今,跨國企業已經不再滿足于在中國開設研發中心,而是希望走出自身封閉的體系,與中國最具活力的創業者打交道,以求保持自身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