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新聞 > 正文

“央視標準音”主考“漢字大賽”

2013-08-03  來源:北京晚報
[字體: ]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今晚開播 不憷《中國好聲音》

    癩蛤蟆,幾乎不會有人念錯的動物名,誰會想到,只有30%的成人在聽寫大會上寫對了這3個字嗎?間歇,這個日常書面語,聽寫錯誤率竟高達40%。在電子世界里,文字輸入幾乎完全依賴拼音拼寫,網絡造字日益刷新,造成中國人的漢字手寫能力直線下降。央視科教頻道今天(8月2日)20時30分推出暑期特別節目《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本就準備好以“拯救漢字危機”為己任,然而,錄制中,成人漢字書寫所呈現的低能,仍讓導演組咋舌。也因此,央視對此節目表現出空前重視,派出《新聞聯播》主播李梓萌、郎永淳、郭志堅等集體助陣。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由來自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和在內地就讀的港澳臺學生組成的32支代表隊參賽。每支代表隊有5名選手,幾乎都是年齡在14歲上下的初二學生。所有選手將以代表隊名義通過初賽、復賽、半決賽、附加賽等一系列比拼,最后闖入決賽,決賽將以個人名義決出1名年度漢字聽寫冠軍。

    “聽寫大會”第一現場為答題現場,除選手外,還有1位主考官、1位裁判長和3位裁判。裁判長是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所副所長劉丹青,裁判是權威度極高的語言所各部室主任專家張伯江、譚景春、程榮和孟蓬生。規范考詞讀音的主考官則為央視新聞頻道著名播音員,如:章偉秋、郭志堅、李梓萌、郎永淳、文靜等,他們將以“中國最權威、最標準”的發音,向選手宣讀考題、例句及考詞解釋等。值得一提的是,這也是央視首次調派新聞主播集體助陣一檔賽事類電視節目。今晚,擔任首場主考官的是央視新聞主播郭志堅。“聽寫大會”同時設立了由科教頻道主持人冀玉華分別與活躍于電視屏幕的文化學者錢文忠、蒙曼、酈波、毛佩琦組成的同步解說平臺,在第二現場與觀眾一同觀看小選手的精彩表現,對考詞、漢字文化進行更深入的討論。除上述兩個現場外,“聽寫大會”還開辟了由選手的老師和家長組成的第三現場,為觀眾提供機會,更多地了解小選手的成長學習。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今晚首播,之后每星期五20時30分播出。而這一播出時間,正好與當下收視爆棚的《中國好聲音》撞車,是否擔心收視有影響?該節目總導演關正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完全不擔心,其一,我相信,兩檔節目的收視群體本身有著巨大差異;其二,中國漢字文化的優美有趣和流行歌曲演唱相比,自有更加深厚、動人的魅力,漢字聽寫大會獨特競賽方式帶來的戲劇性、觀賞性極強,同樣具有流行性。在收視率的競爭中不懼怕任何節目。”

 記者觀察

    孩子的秀場 全民的課堂

    隨著生活節奏加快、通訊技術普及,越來越多的人頻繁地提筆忘字。有些常說常用詞,在電腦上用拼音打字沒有問題,但寫起來,卻又顧慮著到底是三橫還是兩橫、有沒有那一撇等問題。不能否認,國人手寫漢字的能力正在明顯下降,人們卻并不自知。對書寫能力下降趨勢應該及早警覺,也正是在這種危機下,央視科教頻道才推出《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歷經兩年電視形態研究和論證與長達一年的制作準備。監制金越強調:“這不是一個浮躁、奢華的秀場,而是非常單純質樸、充滿緊張感的游戲,是擴展漢字知識、領略漢字之美的平臺,希望節目真的能獲得全國觀眾的關注和認同。”

    雖然首屆《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的選手都是初二學生,但節目組在現場觀眾席前特設了成人體驗團,他們與選手同時參與聽寫測試,結果令人汗顏。聽寫“癩蛤蟆”,成人體驗團正確率只有30%;“間歇”,這個常用詞,很容易辨識,但是,成人組居然有40%的人書寫錯誤;而當稍生僻詞出現時,聽寫錯誤就更顯驚人。

    當然,《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對學生選手的要求更高,考題里包含歷史、地理、生物、化學等泛學科學術稱謂。比如:顛茄,是植物分類學家林奈氏根據其毒性來命名的,這種植物,你知道嗎?你會念這兩個字,但聽寫的時候,你會寫嗎?“陀螺”是北方男孩熟悉的玩具,可對南方孩子來講則相對陌生;熨帖,“yutie”,古漢人表達“舒服”之意,今湖南長沙等地和山西南部等地居民依然使用,這對湖南以外的人來說,太難辨識了。觀眾看得津津樂道,選手和老師則表現緊張,以至于在郭志堅聽寫“郫縣豆瓣”時,連主持人都不由感慨:“讓河南孩子寫一個四川縣名,這太難了。”當然,奇跡總與困難相生相伴。在這種巨大爭議的考詞面前,一位杭州男孩劉浥塵精彩闖關,不僅折服現場觀眾和考官,還頻頻惹得女生后援團尖叫。最后當這個男孩寫出全場決勝詞的時候,連女主持人都自認“才疏學淺”。(記者金力維) 

    關聯閱讀

    《超級演說家》競選“中國好口才”

     國內首檔語言競技真人秀節目《超級演說家》昨晚在安徽衛視首播。這也是近日總局出臺“限歌令”后首檔新播出的大型真人秀節目。三位主持界名嘴陳魯豫、李詠、樂嘉和“不老男神”林志穎組成的四大導師坐鎮,不僅選手臺上展示口才,四位導師在臺上耍起“嘴皮子”也給觀眾帶來新意,首度擔任導師的樂嘉更是現場直言“我等這樣演說類的節目等得太久了”。

    在目前音樂節目扎堆的背景下,《超級演說家》欲走一條不尋常的路。60位選手,通過或溫情或浪漫或勵志的演說競爭誰是“中國最會說話的人”。賽制上,來自全國各地的60位不同職業、不同領域的平民草根選手將在舞臺上進行約5分鐘的演說。在選手演講的過程中,300位觀眾利用手中的表決器,向選手投出支持或反對票,反對票過半,選手將直接淘汰。反之,支持票過半,將進入評委選人階段,若選手沒有被任何評委選擇,也視為淘汰。導師選擇之后,選手將反選導師。前5期節目,60名選手經過演說,將留下24位,分別歸屬4位導師。經過13期節目設置的重重關卡和考驗后,最終將決出一名總冠軍,節目最終將挑選出“中國最會說話的人”,這名總冠軍將會獲得一筆數額不菲的演講合約,并獲得一檔專門為其打造的個人脫口秀節目。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