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賽太棒了,這是我參加過的最精彩的徒步活動”,在北京國際山地徒步大會賽場上,國際徒步聯盟秘書長彼得•博爾登如此評價。
由北京市體育局、門頭溝區人民政府、北京市體育總會、北京市民間組織國際交流協會聯合主辦的中坤杯第四屆北京國際山地徒步大會15日落下帷幕,來自世界各地的徒步愛好者在門頭溝秀美山水間共同演繹了一場國際山地徒步盛會。
整體運行精彩有序 打造國際精品賽事
作為繼北京馬拉松賽、中國網球公開賽、斯諾克中國公開賽之后,北京推出的第四大國際性體育品牌,同時作為國際徒步聯盟全年活動的重要一站,本屆大會組委會參賽選手15000余名,不僅有國內眾多徒步運動愛好者,更有來自國外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選手專程來京參賽。最終楊家根、張謙分別以6小時56分19秒、8小時41分26秒的成績獲得專業競技組100公里極限挑戰線路男、女組冠軍。來自國際徒步聯盟的各級官員經過兩天的考察,對賽事的整體運行無不給予高度贊譽。
的士之星團隊、綠野露營團隊、徒步達人團隊……系列特色團隊的參與,讓徒步大會內容更為豐富;黃嶺西村“紅歌唱響黃嶺西”示范性民俗旅游文化駐場演出、靈岳寺齋堂鎮民間小車會表演、馬欄村馬欄大鼓表演,各類戶外運動與文化活動貫穿賽事始終,成為徒步路線中一道靚麗風景;參賽者通過參與“尋找我的徒步足跡”攝影比賽,記錄徒步大會的精彩畫面,與全球徒步愛好者分享徒步京西的快樂。
通過連續四屆的舉辦,北京國際山地徒步大會已實現策劃組織、賽段賽程設置、賽事運行保障等方面與國際接軌,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大會以創建北京國際戶外運動產業聯盟基地為目標,吸引了戶外運動頂級品牌、世界戶外運動資源參與大會,聚集于舉辦地齋堂鎮,進一步推動了打造世界知名山地戶外運動產業中心的進程。下一步,將逐步豐富和發展山地自行車、山地越野車等一系列山地運動項目,逐步形成徒步大會的品牌化、規模化、系列化、產業化。
構建首個國家步道系統 全面推動徒步運動常態化
本次徒步大會線路沿途自然風光秀美、人文景觀豐富、文化歷史韻味深厚,將爨底下等20處古村落、永定河大峽谷、黃草梁、千年古剎靈岳寺等景區景點串聯起來的,就是正在建設中的大陸首個國家步道系統(National Trail System)。
國家步道系統以京西古道為主線,根植獨特的京西古道遺產,門頭溝區2012年啟動《門頭溝國家步道系統規劃》,利用總長度684公里、現存步道270公里的京西古道群,將門頭溝區打造成為大陸首個與國際標準接軌的國家步道系統,成為國家步道體系構建的引領者。門頭溝國家步道系統目前正在進行一期建設,系統完善后,將引領全國“步道運動”,驅動門頭溝旅游文化休閑產業全面發展。
致力打造西部大花園 全力建設國家生態文明示范區
按照首都生態涵養發展區的區域功能定位,門頭溝大力調整產業結構,確立了以旅游文化休閑產業作為主導產業的綠色發展思路,形成了旅游與農業、文化、體育融合發展的格局。
今日的門頭溝,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日臻完備,人居環境舒適和諧,生活幸福指數不斷上升。無論是觀賞大美山水的自然風光,還是感受獨具魅力的民俗風情、探訪厚重深遠的歷史文化,門頭溝都將以豐厚的歷史底韻和嶄新的精神面貌,迎接四海賓朋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