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子站
您的位置:首頁 > 環境保護 > 環境新聞 > 正文

京企推出全球首臺云計算機

2013-12-18  來源:北京日報
[字體: ]

 如相機由“單反”變“傻瓜”一般易用 像家電“即插即用”一樣簡單

 

 

 

 

    在清華紫光軟件系統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對“紫云1000型”云計算機的計算模塊進行調試。

    一臺一人多高、半米寬的黑色機箱,幽藍和翠綠色的指示燈不斷閃爍,一排激光蝕刻文字標明了它的身份:紫光云計算機。這也是全球首臺云計算機。

    除了黑色的機箱,這臺型號為“紫云1000”的全球首臺云計算機基礎軟件由自主研發的分布式計算、虛擬資源管理和快速部署軟件模塊,讓云計算平臺的部署從復雜的“單反”變成簡單易用的“傻瓜相機”。

    “用傳統的方法搭建一個云平臺,至少需要幾個工作人員忙活1個月甚至數月;用我們的云計算機,幾個小時就能調試完畢投入使用,就像一臺家電一樣即插即用。”紫光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總監高宏說。

    云平臺可實現資源靈活調配

    什么是云計算?云計算能給生活、生產帶來怎樣的變化?

    高宏用春運購票的例子解釋了起來:每年春節假期前后,12306訂票網站的后臺服務器壓力爆棚。

    然而,如果布設了云計算平臺,這些IT資源可以靈活調用和分配,訂票網站流量高峰期時,所有服務器資源全部用在訂票這個應用環節;訂票淡季時,富余的IT資源可以被調用到其他政府部門,比如可以用來做信息檢索等。把IT資源變得像水電資源一樣可以靈活配置,這是云計算技術的一個重要特點。

    讓云平臺像“傻瓜”機一樣好用

    隨著云計算技術的興起,越來越多的行業和政府部門開始有布設云計算平臺的需求。可是,對于沒有專業經驗的行業和政府部門客戶及他們聘請的系統集成商來說,建設一個云平臺可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先是采購一批服務器,再找軟件廠商做系統,還得根據行業和政府部門的需求做定制化應用軟件開發,前前后后少則1個月,多則數月,耗費的人力財力更是居高不下。

    “能不能讓‘云’變得簡單點,就好比單反相機、沒有裝Windows系統的‘裸機’往往只有專業人士和發燒友會用,可傻瓜相機、筆記本電腦只要買到手都會用。云平臺的部署能不能也通過一臺‘云計算機’來實現,為客戶省掉所有中間環節?”高宏說出當時的想法。

    2012年1月,紫光的云計算機項目立項,100來人的研發團隊在2013年4月研發成功,進入為期半年的客戶試用階段,經過無數次的設計更改和產品測試,終于在這個月正式發布了全球首臺云計算機“紫云1000”。

    云用戶可直接購買“整機”

    “在我們的系統里,即使有成千上萬個服務器,也不需要人工去給每個服務器做分配地址,全部由軟件自動完成。”工作人員介紹,一臺云計算機服務器設置完成整個過程不會超過幾個小時。

    看似簡單的步驟,背后是紫光融合了多種云計算技術的系統集成技術。建設一個完整的云服務平臺,需要4種上下游的廠家共同配合:首先是底層硬件廠家;第二類是虛擬化軟件提供商,他們的作用是通過虛擬軟件將成百上千臺服務器背后的硬件復雜性、個性化屏蔽掉,把多臺服務器“變”成一臺虛擬服務器;然后是平臺軟件提供商、應用軟件開發商等終端應用軟件開發的作用。

    “如果把云計算平臺部署比作買一臺個人電腦,原來用戶只能買到主機、顯示屏等硬件構成的‘裸機’,再請專業人士給他們裝系統,那么現在,用戶可以直接買到一臺裝好并調試好系統的‘整機’。只有當云計算機能像家電一樣即插即用,云計算技術才能真正地普及。”高宏說。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 信息檢索 --
精彩推薦
本站為公益宣傳站,如涉及版權,請和我們聯系。 關于我們 | 合作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