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政策一直是家長們關注的焦點。昨日(26日),教育部印發(fā)《關于進一步做好小學升入初中免試就近入學工作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強調小升初采取免試就近入學的方式,并將逐步減少特長生的招生,學校還要主動公開小升初招生結果等重要信息。
優(yōu)質校納入多校劃片范圍
《意見》明確了小升初工作流程。首先要合理劃定招生范圍。要求縣級教育行政部門根據適齡學生人數、學校分布、所在學區(qū)、學校規(guī)模、交通狀況等因 素,按照就近入學原則依街道、路段、門牌號、村組等,為每一所初中合理劃定對口小學(單校劃片)。對于城市老城區(qū)暫時難以實行單校劃片的,可按照初中新生 招生數和小學畢業(yè)生基本相當的原則為多所初中劃定同一招生范圍(多校劃片)。優(yōu)質初中要納入多校劃片范圍。
報名人數多將隨機派位
單校劃片學校采用對口直升方式招生,即一所初中對口片區(qū)內所有小學畢業(yè)生入學。多校劃片學校,先征求入學志愿,對報名人數少于招生人數的初中, 學生直接入學;對報名人數超過招生人數的初中,以隨機派位的方式確定學生。未在戶籍所在片區(qū)小學就讀的學生,如申請升入戶籍所在片區(qū)初中,由縣級教育行政 部門統(tǒng)一受理、審核,統(tǒng)籌安排就學。要規(guī)范辦理入學手續(xù)。縣域內初中新生入學手續(xù)辦理工作要在同一時段進行。學生及父母或其他法定監(jiān)護人持省級教育行政部 門規(guī)定的有效證明,到擬升入的初中或縣級教育行政部門指定的地點辦理入學手續(xù)。
學校要主動公開招生結果
《意見》強調小升初工作要全面接受社會監(jiān)督,實行陽光招生。要求小升初開始前,縣級教育行政部門要通過多種形式主動向社會公開小升初具體政策, 每所初中劃片范圍、招生計劃、程序時間、辦學條件,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批準的特長生招生信息和錄取辦法,以及工作咨詢方式、監(jiān)督舉報平臺、信訪接待地址等。 小升初期間,要主動公布招生結果等相關信息,做好信訪接待工作,及時回應社會關切。學校也要主動公開招生結果等重要信息。
特長生招生比例逐步減少
《意見》要求加快小升初配套政策改革。一是逐步減少特長招生,到2016年經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批準招收特長生的學校所招收的特長生比例應降到 5%以內。沒有特長生招生方式的地方不再增設該方式。為推進教育均衡發(fā)展,要開展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辦好每一所初中,實行校長教師交流輪崗。大力推 進學校聯盟或集團化辦學模式。將不低于50%的優(yōu)質高中招生名額合理分配到區(qū)域內初中并完善操作辦法。試行學區(qū)化辦學,將初中和小學結合成片進行統(tǒng)籌管 理,提倡多校協同、資源整合、九年一貫。
小升初工作流程劃定招生范圍
依街道、路段、門牌號、村組等,為每一所初中合理劃定對口小學,優(yōu)質初中要納入多校劃片范圍。
單校劃片
學校采用對口直升方式招生,即一所初中對口片區(qū)內所有小學畢業(yè)生入學。
多校劃片
先征求入學志愿,對報名人數少于招生人數的初中,學生直接入學;對報名人數超過招生人數的初中,以隨機派位的方式確定學生。
辦理入學手續(xù)
縣域內初中新生入學手續(xù)辦理工作要在同一時段進行。學生及父母或其他法定監(jiān)護人持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規(guī)定的有效證明,到擬升入的初中或縣級教育行政部門指定的地點辦理入學手續(xù)。
接受社會監(jiān)督
縣級教育行政部門要通過多種形式主動向社會公開小升初具體政策,每所初中劃片范圍、招生計劃、程序時間、辦學條件,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批準的特長生招生信息和錄取辦法,以及工作咨詢方式、監(jiān)督舉報平臺、信訪接待地址等。
■北京落點僅兩成學生參加大派位
北京的小升初政策一直是家長們關注的焦點。昨日,海淀區(qū)某小學校長在接受北京晨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此前海淀區(qū)以推優(yōu)、特長、區(qū)域共建、大派位依 次遞進的方式進行小升初招生。這種小升初方式的實施之初,家長認為對參加大派位的學生造成不公。但在實施中后期,每所小學僅有20%左右的學生參加大派位 小升初,多數學生除以推優(yōu)、特長等方式升入初中外,其他學生多加入“坑班”入學。
教育部要求,到2016年經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批準招收特長生的學校所招收的特長生比例應降到5%以內。對此,該校長表示,此政策可能會影響學生、家長對音樂、體育等藝術類學科的興趣及重視程度。
北京已實施學校聯盟
記者注意到,此次教育部印發(fā)的《意見》中提出要大力推進學校聯盟或集團化辦學模式,并試行學區(qū)化辦學,將初中和小學結合成片進行統(tǒng)籌管理,提倡多校協同、資源整合、九年一貫。而目前,在北京部分區(qū)域內已經開始了有關工作。
東城區(qū)未來將新增7所九年一貫制學校,打造4條優(yōu)質資源帶,建立14對深度聯盟校。此外,東城區(qū)2014年將正式啟動學區(qū)化管理,學區(qū)內設施資源、設備資源、課程資源和人力資源共享,促進校際之間質量均衡共同提高,和平里學區(qū)將率先試點,這一模式打破了校際間的壁壘。
2012年,西城區(qū)建立了四中、八中、二小、北小四個教育集團,共包含19所集團校(幼兒園),每個集團的重點不一,有以地域為核心的,也有以專業(yè)為核心或者以學科為核心的。
■馬上就訪
市教委:相關政策正在研究中
北京市教委表示,北京市已關注到教育部發(fā)布的《關于進一步做好小學升入初中免試就近入學工作的實施意見》,對此,北京市將認真做好貫徹落實工作,按照教育部要求,結合北京實際認真研究制定北京市的具體政策,目前相關政策正在研究中,待正式確定后將盡快向社會公布。
北京市自1998年取消統(tǒng)一入學考試后,開始采取就近入學政策。目前北京小升初是由各區(qū)縣根據北京市教委指導意見和自己實際情況,制定各自小升 初政策。各區(qū)縣均以義務教育階段免試和就近入學為小升初基本原則,但在小升初入學方式上,稍有不同。目前,北京市小升初分為電腦派位、對口入學、推優(yōu)、特 長、共建、九年一貫制直升、雙向選擇等多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