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天從市委組織部、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獲悉,市委辦公廳、市發展改革委、市工商局等72家市級機關將公開遴選340名基層公務員,明日起開始報名。與往年有所不同,今年本市還將對表現優秀但未被錄用人員建立遴選人才儲備庫,供今后市級機關優先選用。
需在機關干過3年以上
市級公務員主管部門介紹,此次將要遴選的340名公務員,要求為本市區縣級及以下機關、市級機關在區縣的垂直管理單位及其派出機關和其他基層機關中已進行公務員登記且在編在崗的正科級及以下公務員(含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
報考人員要求具有良好的政治、業務素質,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年齡在40周歲以下,一般應具有2年以上基層工作經歷,3年以上公務員工作經歷, 且在現單位工作2年以上;歷年的公務員年度考核等次應均為稱職以上,同時還應具有與遴選職位要求相匹配的任職經歷和能力水平、正常履行職責的身體條件及其 他資格條件等。
記者了解到,今年參加遴選的市級機關為72家,比去年的58家增加了24%。
首建遴選人員儲備庫
主管部門介紹,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本市將首次建立遴選人員儲備庫。主要針對在公開遴選考試測評中表現優秀但未被錄用的人員,將其納入儲備庫后,根據市級機關的用人需求,經適當程序,優先從儲備庫推薦選用符合條件的人員。
同時,還將促進市級機關與基層單位干部資源的雙向互動,把公開遴選與市級機關年輕干部到基層鍛煉、公務員考錄工作相結合,在選派市級機關年輕干 部到基層掛職鍛煉時,主要安排到輸送遴選人員較多的基層單位;在公務員考錄上,針對條件艱苦、崗位特殊的區縣機關職位采取傾斜政策,及時補充基層工作力量 的不足。
“此舉主要是保證既讓個人‘上行道’通,又讓基層‘蓄水池’滿。”相關負責人介紹,要堅持將公開遴選作為市級機關轉任公務員的重要渠道,就要處 理好市級機關用人需求和基層單位隊伍穩定的關系,主要采取定期遴選和即時遴選相結合、保持適度的遴選頻次和規模、限定報考者基層服務年限等措施。
明天開始報名持續10天從2010年市發改委、市高法等10家單位57個遴選職位的試點探索,到2013年58家市級機關404個職位的全面鋪開,公開遴選職位年均增長92%,報名人數年均增長36%,公開遴選得到了用人單位和基層公務員的普遍認可。
此次遴選分為報名和資格審查、考試測評、體檢與考察、公示等工作程序。其中,考試測評依次分為筆試、面試和綜合評價三個環節。視遴選職位需求、 報名和資格審查情況,經市級公務員主管部門批準,也可不組織筆試,采取直接面試和綜合評價的方式測評。各遴選機關將綜合報考者測評總成績和考察結果,按照 人崗相適的原則和職位需求擇優確定。
自4月1日9時至4月10日18時,報考者可由所在單位通過北京市公務員綜合信息管理系統填報信息,每人限報一個職位,詳情可登錄北京組工網、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網站查詢。
熱點追問
問:為何要從基層遴選市級機關公務員?
市級公務員主管部門相關負責人:在公務員隊伍中,最了解群眾所需所想的,往往是基層公務員。他們在一線工作中積累的寶貴經驗,正是市級機關需要 的。4年來,遴選人員來源經歷涵蓋基層一線和區縣機關各部門,為市級機關提供了人才支持,初步打通了基層公務員的上行通道,增強了基層機關的吸引力,并與 鼓勵高校畢業生和社會優秀人才到基層就業制度、市級機關干部到基層實踐鍛煉等工作相銜接,成為培養鍛煉公務員的源頭活水。
問:在遴選過程中,各用人單位有無自主權?
市級公務員主管部門相關負責人:為確保實現公開遴選公務員“人崗相適、職位匹配”,本市在統一規范的基礎上,賦予用人單位一定自主權,即:遴選 單位自行擬定實施方案,體現個性化需求;自行安排實施步驟,為統籌安排遴選和其他工作提供方便;自行決定測評內容,倡導干什么考什么,實施差異化命題;自 行決定錄用人選,在選拔任用權限內不受干預。遴選部門“選得準”,到崗之后才能“用得上”。
問:前4年的遴選人員現狀如何?
市級公務員主管部門相關負責人:本市2010年至2013年已連續4年統一組織市級機關公務員公開遴選,累計有132家市級黨政機關遴選了 655人。據統計,遴選干部中有23%在遴選機關進行了交流,調整到重要或關鍵崗位;10%晉升到上一級職務;7%在年度考核中被評為優秀或嘉獎以上獎 勵。714份問卷調查顯示,97%的單位認為遴選上來的基層公務員是比較優秀的。